記下了。”
處理完家務,就到了中午,蕭南帶著靈犀吃過午飯,又押著她去睡午覺。
下午,剛剛睡醒,靈犀便拉著蕭南吵著要學騎馬。
蕭南見下午也沒什麼事兒,便命人把王佑安送來的小母馬牽來,親自教女兒騎馬。
靈犀還記得跟弟弟的賭約,所以學習的時候格外用心。
這對小姐弟雖不在一起學習,但進度差不多,不過兩三日的功夫,兩人便能熟練的騎著小馬慢慢溜達。
就在長生能騎著小馬練習打馬球的時候,崔幼伯的假期結束,乖乖的每日去湯泉宮報道。
這日,崔幼伯在宮中當值,他發現,今天聖人和太子的神情都有些怪異:聖人是過度的興奮加期待,而太子則是滿眼的陰鬱和無奈。
“這是怎麼了,難道宮裡發生了什麼大事?”
崔幼伯在心裡悄悄的嘀咕著,因起了疑心,他格外關注這對父子的一言一行。
聖人上了年紀,身體也不好,所以也沒待多久,便讓太子替他處理朝政。
這些是太子做慣了的,處理起來倒也順手,沒用多長時間,就和幾個宰相、重臣將剩餘的政務處理完畢。
宰相們告辭離去,太子卻沒有像往常一樣恭謙有禮的把諸位大臣送出門,而是一臉糾結的坐在主位下首的單榻上發呆。
見此情況,崔幼伯猶豫起來:他是跟著大家一起辭去呢,還是留下來陪著太子?!
若是選前者呢,一切穩妥,他也不會犯錯,但不會有立功的機會;而後者有些冒險,但伴隨風險而來的,則是巨大的機會。
崔幼伯咬了咬牙,想到他的宏願,最後決定留下來……
ps:嘿嘿,一更,某薩繼續爬去碼字!
☆、第136章 遊說
“阿耶怎麼想起把四郎召回京了呢?”
太子見眾人都退了出去,緊繃了半天的神經鬆了下來,一手託著下巴,喃喃自語道:“他一旦回來,好容易穩定下來的局面也將動盪起來……唉,四郎呀四郎,你這次回來,到底是福還是禍呀?!”
太子不過是自說自話,他根本就沒想有人回答。
忽然,耳邊傳來一聲低沉的話語,驚得太子險些從榻上跌下來。他慌忙回頭一看,見崔幼伯跪坐在下首,正認真的說著什麼。
“你、你怎麼還在這裡?”
太子一時失神,質問的話脫口而出。
話音未落,太子便回過神來,忙遮掩道:“崔舍人,可是還有要事?”有事趕緊說,沒事就立馬走人,別在這裡嚇唬人。
崔幼伯見太子顯然沒聽到他的話,他深吸一口氣,極力穩住心神,沒有理睬太子的詢問,而是繼續按著他的思路,重複了下剛才的話,“太子,臣覺得,魏王此時回京是件好事!”
這下子,太子總算聽清了他的話,但很快,太子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語氣生硬的說道:“什麼?好事?此話怎講?”
不是吧,崔家這小子是個隱性的魏王黨?!
但很快的,太子就自己否定了這個假設,在自己和四郎之間,大公主和其它弟妹可能會動搖,畢竟他們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過分的偏向哪個都會傷了父母的心。可崔幼伯的娘子蕭氏,對魏王分外疏離。與魏王妃閻氏幾乎沒什麼交情。
而蕭氏對太子妃卻甚是親密,與皎皎的關係也極好。
如果這樣的人都心向魏王。他這個太子也甭混了,乾脆直接讓賢算了。
思及此。太子的表情緩和下來,柔聲道:“崔舍人,有話但說無妨,不管你說得有沒有道理,孤都不會怪你!”
崔幼伯直起身子行了一禮,直直的望著太子,緩緩說道:“多謝殿下,有您這句話,微臣就大膽一說了。魏王此時回京。對您、對聖人、對朝臣都是好事。”
太子眉頭緊蹙,強忍著不悅,沒有插話,繼續聽他說。
“第一,聖人老邁,思念兒孫,這原是情理之中,魏王回京便能撫慰聖人,即使不能讓聖人的身體康復。也能讓他心情歡愉。”
“其二,殿下監國日久,群臣都知您廣攬兼聽,聖人對您也甚是滿意。若是殿下對兄弟更加友愛。聖人必會更加放心。”
崔幼伯語速很慢,聲調也比較低沉,但每一字每一句都異常清晰。
起初太子聽到第一句話的時候。心裡忍不住發酸:好吧,他承認。在諸皇子中,阿耶最看重自己這個嫡長子。但最喜歡的卻是四郎。如今阿耶身染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