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的功夫馬車已在普濟庵門前停下來了,崔夫人帶著燕七並兩個貼身丫鬟往裡走,在第二進院門處向著守門的尼姑出示了名刺,而後徑直就奔了第三進院。
第三進院門口也有守門的,仔細看過了崔夫人的名刺還不算,還要問燕七與崔夫人是什麼關係,崔夫人想都不帶想,瞎話張口就來:“我侄女兒啊,長得像她大伯。”
“……”好像有什麼不對……這是口頭上佔了燕子恪的便宜嗎……
那尼姑在燕七臉上看了好幾眼,這才肯放眾人進院,院內佈局燕七那晚同蕭宸夜探時就已經瞭解了,並沒有什麼值得注意之處,崔夫人輕車熟路地帶著她往東廂去,從北往南數第二間房,推門進去,裡面已有兩三位年紀相仿的太太在坐著喝茶了。
崔夫人給燕七做了介紹,見都是工部禮部相關官員的妻子亦或姐妹,眾人相互已是熟得很,說笑著圍坐閒聊,一時有小尼姑端了兩盞茶上來,分別放在崔夫人與燕七的面前,燕七端起來聞了聞,果覺香氣撲鼻。
“這盞茶得多少錢?”燕七悄悄問崔夫人。
“喝吧喝吧,我請你的。”崔夫人爽快地道。
喝盞茶都要用上“請”字,可見這茶肯定是便宜不了。
崔夫人很快便加入了幾位太太的閒聊話題,無非是快要過年了家裡都忙些什麼、官家圈子裡的八卦緋聞、道聽途說的奇聞異事,與平日聚會時的話題並沒有什麼不同,燕七在旁邊靜靜坐著,一邊聽這幾位阿姨侃大山一邊望著玻璃窗外。
小半個時辰之中第三進院又來了好幾位客人,各自去了不同的廂房,燕七隻能看到對面的廂房,從玻璃窗望進去,對面房間裡的人也不過是喝茶閒聊同樣的模式,這情形有點像休閒會所,一個一個的小包間,人們在裡面同三五好友小聚,開個茶話會打發時間。
坐了一陣,燕七藉口如廁從房裡出來,逮著負責端茶遞水的小尼姑問:“我想做推拿,要往什麼地方去?”
那小尼姑看了看她,行禮笑道:“小施主是第一次來吧?不知庵裡的規矩——新客是做不了推拿的,需在庵中用過九九八十一盞羅漢茶、食過七七四十九餐菩提齋,脫去凡胎、換去凡骨,方能享用推拿、洗髓易筋,成就金剛之身。”
……這特麼的庵主絕壁是學過現代營銷術啊!這跟消費夠多少錢可以升等級加特權的路子有什麼兩樣?如果所料不錯的話,這第三進院應該是有最低消費的限制的,比如最低也要消費一盞茶錢,或是有包間錢,更搞不好這庵裡還給香客們建立了會員檔案呢,每消費一筆就給你記一筆,消費夠了就給你升成黃金會員乃至白金會員——
“我如果從現在起開始常常在你們這裡用茶用餐,你們怎麼給我記錄已經用過多少回了呢?”燕七就問。
“庵中為每位香客單獨備有香火簿,施主每用一杯茶、一頓齋飯,都會記錄在冊,茶錢飯銀,皆會做了供奉佛祖的香油供品,佛祖自會知道施主的一片誠心。”小尼姑道。
果然吧?還真的有客戶檔案。
至於什麼香油燭紙和供品錢,這也就騙騙老人小孩和真正虔誠的教徒,否則那麼高的消費,這錢能買多少香油供品啊!佛他老人家又不吃葷,供素齋才能花多少錢?塑個金身能用好些年,你賺了香客這麼多銀子,難不成是要給佛祖一天換套金衣服?!用這錢買的香燭你當柴禾燒都燒不過來!
暴利!有人打著宗教的幌子在牟取暴利!
但這種作法在當朝應該不算犯法吧……本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捱的事,除非普濟庵是在行騙,但人家也沒有行騙啊,茶,齋飯,推拿,都是明碼標價,這就跟賣創意賣秘方賣技術賣品牌沒什麼兩樣,同是包子,狗不理比街頭小攤賣的能貴百倍,更莫說被佛家視為療飢之藥、可滋養色身、長養慧命的齋飯了。
“我聽說這裡的推拿很有名,只是怎麼沒看到有專做推拿的房間?難道是要在佛堂裡做嗎?”燕七裝做很無知的樣子繼續問那小尼姑。
事實上她就算不裝,那張面癱臉也起到了很好的智障效果。
小尼姑有些好笑,低頭掩飾了一下,道:“自是不能在佛堂裡做,因做推拿要褪去衣衫,雖庵中都是女客,終究也多有避諱,是以要做推拿,需到旁邊的院子去。”說著指了指西邊的跨院,然後也不想再多留著跟燕七纏磨,施了一禮後便走了。
西邊的跨院燕七和蕭宸那晚已經探查過了,都是尼姑們的下榻之處,不過那院子裡的房舍很多,騰出幾間來做推拿室也是可以的。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