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兩個字便是所有人心之嚮往的物件,更是那些年輕人最想要成為的人,更有長溪臥龍的稱謂。
這一番那大名鼎鼎的明晦要來太學當院正了,天下學子都為之振奮。
且說這一日便是那明晦居士進洛陽的時候,雖然明晦與皇帝說了行事低調些個,但是再不濟,皇帝也是要在進洛陽的時候派護衛接他一接的。
而那些個學子和各大世家的人訊息靈通,早就知道了今日那明晦便要入城,各個激動不已,全部都在那大街上面來圍觀,想要見識一番那明晦居士的樣貌。
不光是那些個的學子,還有那些個懷春的少女,都知道那明晦年紀不大,尚未娶妻,這一番便都帶上丫鬟婆子包了酒家的二樓想要見一見這位明晦居士。
這些人裡面,就包括了那駱靜月的閨中好友昌平公主,昌平公主早就聽說那明晦居士的大名,更加知道父皇是如何珍視這人的,更在一次偶然在父皇那兒見到他的一副字之後,便是芳心暗許,天天在駱靜月面前唸叨那明晦居士,這番他來洛陽,那昌平公主當然不會錯過了。
駱靜月便這般隨那公主去湊個熱鬧了,但是駱靜月心中也是清楚的,皇帝這般喜歡那明晦居士,便不會讓他尚公主的,更何況這昌平公主,在她那一群姐妹裡面還不算受寵的。
不過說起來,駱靜月對那明晦居士也有點兒好奇的,畢竟如此青年才俊,聽名字都透出一股子的仙風道骨,這個年紀的少女多注意一些也是正常的。
只聽得到有人叫了一聲“居士來了”,滿大街看熱鬧的人都沸騰了,要不是那皇帝讓侍衛守在道路兩旁,怕不是現在就衝上去了。
然而,只能夠看到一輛高架馬車從城門進來,人們紛紛有些失望,這些名士往往是坐著輦車的,每每遊街都是看得到上面的人的,但是這明晦居士大抵是因為身體不好,那馬車遮得嚴嚴實實的,沒有甚子看頭。
人們圍觀了一會兒,便都失望地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