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南面駐守的軍隊調回來戍守上京。只是南方與上京路途遙遠,且恰逢南苗叛亂又起,將軍隊召回,南苗那邊的叛亂恐會向外蔓延,到時候一個南苗一個大宋,怕是會形成對上京兩面夾擊的形勢,那便大大不妙了啊!

還有人實誠,直接說大宋來勢洶洶,上京恐抵擋不住,不如就往南遷都吧。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留著有用之軀,徐徐圖之,將來再想辦法回頭把大宋給打回去。這個意見被曹軍給呵斥了,他不是讀書人,直接罵對方貪生怕死,有辱斯文,實在是懦弱無能的膽小鬼。那官員被罵得面色通紅,其他官員對曹軍這太監居然辱罵自己的同僚也很有意見,可礙於皇帝在場,他臉上似乎還挺贊同的模樣,大家權衡了一下也就沒人開口了。

早在來之前,魏雲清就跟曹軍透過氣,告訴他這回商量的是守城退敵之策,她還特意跟曹軍說,若此番棄城退去,恐怕在場的所有人都會成為歷史上的笑柄,遺臭萬年。曹軍早在之前就打定主意想要做出點兒事來彪炳史冊,聽了魏雲清的話思索了會兒便下定了決心——把他的養子養女們都送出上京,而他則留在這兒,即便最後果真逃不過一個死字,好歹他能得個有氣節的名聲。

☆、第七十七章

畢竟事關打仗,兵部的大小官員來了不少,見大家商量了許久都沒得出什麼結論,有個官員面上稍有些猶豫地站了出來,揚聲道:“皇上,微臣有話說。”

楊奕看了對方一眼,發現不認識——他認識的官員實在少——也不多話,問道:“你想說什麼?說就是,我又不會罵你。”

他的語氣並不友善,之前被魏雲清罵了一頓他才選擇了留在上京,可到底沒什麼信心,如今見面前的這些大臣們都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他便有些忐忑,那想要遠遠逃開的念頭又冒了出來。

那官員見狀心中有些發虛,但仍硬著頭皮恭敬道:“是,皇上。微臣趙真,兵部職方司主事,臣以為,以如今上京的兵力,抵擋住大宋軍並不困難,若調兵遣將得宜,許能將對方打退。”

聽了這麼久總算聽到一個合心意的話,魏雲清雙眼一亮,看了過去。

趙真趙主事大概三十五六歲的模樣,面容清俊,蓄著短鬍子,身上是一派文弱書生的氣質,顯然從未上過戰場。此刻他率眾而出,霎時成為了核心,面上稍顯侷促,但語調卻很是鎮定。

兵部下設四個職能部門,武選司,職方司,車駕司,武庫司。其中武選司的職能相當於整個吏部,只不過管的是武官的選拔,任職,考選等事宜,是油水最多的部門。而職方司呢,打仗的事都歸它管,因此看上去權力挺大,但實際上是個最慘烈的背鍋部門,打仗輸了除了帶兵的武將要倒黴,這指定征討計劃的職方司也得推個替罪羊出來受罰,因此戰事頻繁時職方司的人員流動是相當快的,也是人人避而遠之的部門。職方司有正五品的郎中一名,從五品的員外郎一名,正六品的主事兩人,這位趙真便是其中之一。

大梁規定,普通官員正四品以上才能上朝,而言官中,不過七品官員的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監察御史品級小權力大,有事啟奏便能上朝。趙真這個兵部普通的正六品主事,平日裡連上朝資格都沒有,連皇帝都只見過幾面而已。如今能在眾人沒什麼主意時站出來,也是勇氣可嘉了——這槍打出頭鳥,一不小心他就會成為倒黴的替罪羔羊。

而對於趙真的勇氣,兵部其餘人自然是相當讚賞的——打仗是兵部的事,有人出頭挑起重擔,其他人就安全了啊。

當然,其中也有不滿者一人。

“那大宋軍長驅直入,勢頭銳不可當,你不過是個小小主事,哪來的底氣說這種話?連晏如松都沒抵擋住的,你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書生,也敢跳出來說事?就不怕成了大梁的千古罪人?”

斥責趙真的正是內閣輔臣兼兵部尚書李山,趙真上司的上司。晏如松也是李山手下兵部的人,之前因為晏如松的戰績,李山對於晏如松是相當欣賞的,不然晏如松在兵部也不會升得如此之快,年紀輕輕便做到了兵部右侍郎。畢竟晏如松是武舉上來的,在全是文科考選上來的官員裡是異類,往往被認為出身不好,而這兵部右侍郎卻是正三品的大官,又被稱為少司馬,很多出身不好的官員一輩子都升不到這樣的品級,晏如松如此年輕卻已官拜少司馬,不得不說是個奇蹟。這其中雖脫不開他個人能力的優秀,但也有賴於李山的多次舉薦。

如今晏如松被奸人所害,李山心中滿是痛惜,對於趙真這堪稱狂妄的行為,自然是十分不喜。

李山不但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