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4部分

林重陽頓時很感動; 真的是厚望; 就是皇帝你厚望就厚望; 你幹嘛還來那一處啊。

林重陽被寄予厚望,為了有利於他開展工作; 皇帝還給他找了個靠山——李固。

李固擢升禮部尚書; 兼東閣大學士,入值文淵閣,從此成為內閣的一名成員; 且他還管著四夷館,也就是林重陽直接對他彙報。

李固則要向皇帝或者東宮彙報。

畢竟現在皇帝身體抱恙,海事館事務繁雜,皇帝不可能事無鉅細全都過問; 就交給了太子殿下。

另外造船廠以及市舶司的官員任命也有了結果。

在勳貴以及各大勢力爭破頭的時候,皇帝親自點選了官員名單。據說最開始每次內閣送上去的人選,皇帝看過以後都不滿意,兩次以後就擰著眉頭:“翰林院那麼多進士出身的優秀官員; 怎麼不在列?”

大家這才知道皇帝原來是早有人選,於是索性就將翰林院一干人全都報上去,讓皇帝自己選。

皇帝這一次滿意了,選的不亦樂乎,趙文藻、陸延、蔡康、呂明憲等人都在之列。

不僅他們,還有莊繼法和藍琇等也在內。

最後藍琇以原官職兼任通州造船廠的監事,莊繼法和林毓雋、蔡康被派去另外兩座船廠,而趙文藻則是膠澳市舶司的市舶使,陸延為寧波市舶司的市舶使。

原本市舶司是隸屬於戶部,而市舶使原本由地方官兼任後來改中宮宦官和地方官一起管理。

如今泉州市舶司漸漸有脫離朝廷掌控的嫌疑,每年進貢給皇帝的銀子大幅度縮水,皇帝自然不爽,就借四夷館想建議朝廷推行海事的機會,重新洗牌。

只要另外兩處市舶司發展起來,泉州的影響就會減少。

而且現在市舶司歸四夷館,而海事館的賬目到時候直接對太子和皇帝負責,無須經過戶部,這樣皇帝可以調動的銀子就多了一大筆。

哪怕是皇帝,手裡有銀子腰桿子也要硬氣許多。

這一次皇帝居然全部啟用新人,且大部分還是無用社的,這無疑給了官場一個訊號,庚戌年的這一科進士們,迎來了好日子!

因為去往市舶司的市舶使身邊,還會有兩個翰林院的進士做副手,另外有四夷館的翻譯、清華學院的會計生陪同,可以說配備豪華。

造船廠的一樣如此。

地方如此,京內的海事館也要如此。

除了林重陽這個提督,還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些人有的從六部調派,還有的直接從翰林院、四夷館選拔,一些沒有品階卻又不可少的辦事人員,甚至直接從清華學院的學生裡選。

不走朝廷俸祿,海事館直接僱傭他們,反正海事館只要開著,就只會財源滾滾,錢根本不是問題。

弄清楚這些,那些低階官吏自然是削尖了腦袋想往海事館鑽,只可惜林重陽把關甚嚴,除非是懂天文地理、航海、翻譯,否則免談。

於是一些勳貴之家或者官宦之家,都開始把自己科舉無望的孩子往清華學院送,想要以此作為晉身之道。

林重陽自然不會一律拒絕,但是也提高了門檻不是什麼人都收的,首先你要好學,其次你要有興趣,如果僅僅是將清華學院當一個跳板,那對不起,你哪裡涼快哪裡待著去吧。

民間送來的學生,都是有一定天賦被發現舉薦來的,然後透過考試,確定他們有興趣有耐心有毅力又能吃苦,所以才會被留下來的。那官家子弟自然也要如此,沒有後門可走。

林重陽也沒時間去管那些事兒,反正清華學院有沈老爺子坐鎮,有林大秀等人把關,他也不用多操心。

他忙海事館的事情都已經要瘋了!

真的是要瘋了。

自從李固宣讀了皇帝的任命詔書,他甚至都來不及寫謝恩表,就被各種事務給埋了起來。

趙文藻、陸延等要去上任,他們連聚會的時間都沒有。林重陽尋思皇帝原來早算到了,教坊司就是給他們的慶功宴加上踐行宴會,那時候不知道深淺,結果白白浪費了。

哎,早知道那時候把酒言歡多好,不用像現在那樣,聽說兄弟要走了,結果腿都拔不出去!

那些人也不是孤立無援上任的,每個人配了一小隊錦衣衛,不知道是為了保護還是為了監視,估計兩者兼有。

另外海事館也有武力支援,那就是葉斌靖寧侯率領的府軍衛,同時葉斌負責從京師三大營以及地方衛所選拔可用人員,在各船廠附近操練大明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