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還是因為皇家對他們的依賴性。
包衣阿哈的來源主要有三種:
一、由諸申(滿族平民)轉化而來。平民犯罪,淪為奴隸。或窮困欠債,將妻子兒女典賣為 奴。
二、家生奴婢。包衣阿哈世代為奴,其所生子女仍為奴。亦稱“家生子”。他們的生活、婚 嫁、居住,都要由主人來安排。
三、戰爭掠奪俘虜為奴。
可滿人入關後,旗人除非是犯下天大的罪不然都是會被赦免的。而戰爭俘虜在康熙朝後少之 又少。滿人也開始追求什麼‘天朝大國’的虛假名聲。而且戰爭俘虜一般是不可能入上三旗的包 衣的。
可皇宮裡的宮女必須是上三旗的包衣,其他的人還沒那資格當了!也因此。無論政策怎麼變 ,人就是那麼幾個,你再怎麼變不添新鮮血液,時間久了還是會變成一灘死水的。
如今宜爾哈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她之前給康熙提出來的意見,是n本小說書上都寫的‘妙計 ’。不過現在事情來了,的確咋一看包衣的勢力縮小了很多,而且在沒有必勝的把握的時候也沒 有宮女敢輕易怕龍床了。
因為一旦承寵那麼其家人便得放棄內務府的差事——這也沒什麼,內務府的官職都是肥差, 做個幾年下來就能攢很多的家底,出去怎麼也能生活得很好。
可那個承寵的宮女呢?在皇宮裡生活,吃、穿、用、賞人……甚至最基本的養顏美容,哪樣 不需家族支援?
說句話不好聽的靠份例?那就別想著爭寵。
沒了家人在內務府的差事,這些包衣宮女又怎麼拼得過世家大族出身的嬪妃呢?再說了上三 旗的雖然是包衣,可為皇家辦事,走出去誰都得幾分臉面,論體面和油水並不輸給普通旗人。
不過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宜爾哈慫恿康熙下的那道聖旨也有十多年了,這麼多年下來也 不是沒有人研究對策,還真別說,還真讓他們研究出來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聯誼!
其實這話也是廢話一句,因為‘聯誼’這事很多家族都在幹,人家還聯姻了。
不過這次有所不同,以烏雅貴人為例子,以前她不靠吳家都能在後宮活的很滋潤,可如今必 須得靠吳家了。他們得打算就是,吳家全力支援烏雅貴人,等著烏雅家因為烏雅貴人得寵抬旗後 ,讓烏雅貴人支援吳家入宮的姑娘,然後讓吳家也抬旗。
這麼做的確很有風險,因為你不知道對方順利抬旗後會不會翻臉不認人,可讓他們這些人眼 睜睜的看著這麼大的一塊蛋糕不下手,實在是太心碎了。
而且包衣家族所出之女若無恩典免選註定要小選進宮,能活下來的不出宮就只有做嬤嬤,出 宮的由於過了花季之齡也嫁不到什麼好人家,不像八旗貴女透過大選直接嫁入皇家或勳貴世族, 因此在家中地位並不高。當然,包衣世家出身的嫡女還是有聯姻價值的,加上家中富足過的也不 比普通的八旗女子差,可這些人到底是少數。
後宮是一個講究資歷的地方,無論是嬪妃還是奴才,差不多二十年就有一代包衣隱藏於幕後 ,他們在後宮的勢力越積越多,多到整個東西六宮或許都有她們的親戚在,如此一來野心勃勃之 君豈會眼睜睜的看著而無動於衷?
宜爾哈如今就面臨這樣的問題,的確剛剛聖旨下來的時候沒多少宮女敢爬龍床了,不單單是 因為政策還是因為康熙血洗了後宮很多奴才,很多關係網都斷了,如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些 關係網又起來了。
顯然她當時並沒有考慮到一個情況,那就是內務府的官員可以三年一換,可皇宮的宮女太監 卻不能。太監還好說,清朝的統治者對於太監的掌控還是比較到位的,至少沒出現過明朝九千歲 的事情。
可宮女了?
不說三年一換,就是有些宮女到了二十五歲後,也不出了宮,主子不放。當然或許這些人是 少數,比較皇宮裡的主子比起廣大的奴才人數來說還是少數。
很多地方的老嬤嬤都是一輩子留著宮裡的,或許她當年是忠於自己的主子,但自己主子死後 了?她會不會就開始忠於自己的家族了?
皇宮裡的老嬤嬤可是搶手貨,尤其是那些伺候寵妃高位分嬪妃的嬤嬤,那更是搶手貨中的搶 手貨,不但宮外面的秀女想要,就是宮裡面的嬪妃也想要。
因為她們不單單懂得規矩,更知道後宮裡某些不為人知的事情,皇宮的內部的勢力,某些主 子的小習慣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們手裡還有後宮的很多人脈,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