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鬧饕狻K�炔幌肼淙嘶氨��植輝縛醋爬羆易�蟆�
這樣的皇后當得也真是挺累的,皇帝不由得這麼想。但他知道,他這個位置比皇后坐得還累,沒什麼資格說對方。
不過,孫華越就罷了;王真的堂祖父剛立了功,這樣的安排未免不太好……
皇帝想著,就在王真的名字上畫了一個紅圈。蕭暘正妃還沒娶,晾著那麼多人等太糟糕了;讓孫華越一個等著就夠,王真就指給別人吧!
最後一個,太子良娣,元非晚。
皇帝深深地蹙眉。今日之前,皇后的這個安排大概只能挑出偏心,因為她沒把這樣的一個女孩兒指給別人,卻指給了太子;可今日之後,指給太子就不那麼合適了。
蕭芳蕭芸立的功勞加起來絕對不少;等他們回來後論功行賞,吳王府瞬間就會成為全長安最炙手可熱的豪門新貴。
而作為吳王唯一的外孫女,元非晚能給人做側室?
皇帝表示,他可不想見識吳王氣勢洶洶地揮舞著一杆長槊殺進皇宮的模樣。考慮到吳王以前對女婿的標準和對女兒外孫女毫無理由的溺愛,他認為自己的聯想不是空穴來風:吳王自己流汗流血都沒關係,但是敢動蕭菡一根毫毛,事情就沒有轉圜餘地了!
在這種事情上,皇帝十分有經驗。
要不是考慮到這個,他能把蕭菡一起扣在吳王府?還不是他看著朝中苗頭不對,這才出此下策?想想看,若是他單單關著吳王,而蕭菡和元非晚都要跟著元光耀去嶺南……
那吳王可不是被構陷造反,而是真的要造反了!若有蕭菡拖著他,吳王就能老實很多!
元非晚同樣是吳王心尖肉,只要沾上妾,就想都不用想。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吳王府一家上下都不是兔子脾氣?還是安撫為主吧……
明知道會出事還硬要拉紅線,皇帝可沒這種故意給自己添麻煩的無聊愛好。所以他提起筆,毫不猶豫地在元非晚名字邊上的“太子良娣”上打了個鮮豔的叉。
一份安排裡,大半部分是被肯定的,一小部分是需要繼續斟酌的;照理來說,做到這樣也不差了。但問題在於,要繼續斟酌或者被否定的部分正是關鍵——
當皇帝御批被送到立政殿時,皇后的臉色可想而知。
她想把魚初指給蕭欥,皇帝覺得要再考慮;她想把元非晚指給太子,皇帝直接否決了……
特麼地她做這件事到底為了什麼?吃力不討好嗎?別家王爺也就算了,她自己兩個兒子都不能做主了?
氣歸氣,皇后也知道,皇帝這麼做必然有他的原因。
比如說德王妃,說不定李庭已經把有關顧家女兒的方面告訴皇帝了。為了避免產生衝突,皇帝覺得人選需要再全面考慮,十分正常。
而元非晚……
皇后想到這裡就咬牙。特麼地不早不晚,松府的戰報偏偏今天到!她敢保證,若是她再快那麼一點,這事兒就定下了!
實際上這只是氣話。
因為就算她早兩天把名單送給皇帝過目、皇帝也首肯了,下詔令也需要走流程。這本不是急事,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裡頭轉一圈出來,花費三天就算效率極高。而戰報在這三天裡到了,皇帝一樣會改主意。
反正,只要在正式宣旨之前,都有機會變動!可她就算再快,也不可能在一個星期內考慮好那麼多、再催著趕著別人快點啊!
凡事沒有早知道,凡事沒有後悔藥。事實如此,皇后只能認了。元非晚不能嫁給太子也就罷了,反正可以再指給蕭昱做燕王妃;但問題在於,這事兒她已經和太子說過了啊!她先想的主意,結果打了水漂,太子鐵定不高興!
其實皇后更不高興。可這時候,她也只能指望吳王府這次鹹魚翻身翻得漂亮點……這樣一來,好歹她有充分理由說服太子!
然而,若是要把元非晚嫁給蕭昱做燕王妃,首先得先過問下蕭昱母親楚賢妃的意見。雖然皇后比妃子大,但若是楚賢妃不願意,同樣有可能讓皇帝改主意。她之前的安排已經被皇帝認為不妥當,可不能再不妥一次!
為防夜長夢多,當日下午,皇后就找人喚了楚賢妃過來。
兩人聊了幾句,楚賢妃便好奇地問道:“姐姐今日叫妹妹來,可有什麼事?”
“瞧你說的,本宮就不能只是想和你說幾句話兒?”皇后故意嗔怪。
“沒有沒有,”楚賢妃急忙否認,“承蒙姐姐抬愛,妹妹受寵若驚。”
皇后這才滿意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