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滑的,老長老長的曲蟮,沒有完,沒有完……開電車的人眼睛盯住了這兩條蠕蠕的車軌,然而他不發瘋。”

我昏睡在高數課上,被秦婉無奈的叫醒,去吃過飯之後,秦婉去聽西方藝術專業課,而蘇蓉則是陪著我,來聽國文課,今天上的是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她讀了這第一句話。

我對於張愛玲這篇小說的印象,並不深刻,但是這句話,相當的有特點,以至於我在聽到這句話的第一時間,就想起了大概的故事。

站在講臺上的那位女老師,一頭波浪卷的長髮,錦衣貂裘,看上去就很有張愛玲的做派。

“張愛玲的開頭,總是很有意思,看似無聊,但代表著某一種特別的意境,就像那句在這萬盞燈的夜裡,數不盡的淒涼故事,不說也罷。張愛玲每一篇的開頭,總要籠統的歸結一整個意向。整個沉悶,一成不變而又讓人煩躁日復一日的生活,毫不渴望改變的生活,非常清晰明瞭的呈現在大家的面前。不知道要比那些所謂的雞湯高了幾倍,寥寥幾筆就能寫出這樣的精髓來,可見張愛玲那時候的文人,對這個舊時代的上海,是多麼觀察入微?”

“大家對於這個故事應該是比較瞭解的,上次也讓大家去預習過了,這個故事的梗概,哪位同學能夠概括一下?”

那位女老師隨意的挑中了蘇蓉,“對,就是這位同學,看著就讓人賞心悅目呢,來,你說說看呢?”

“其實就這個故事,就是在緊急的封鎖環境之中,一個男人心猿意馬一廂情願的覺得要衝動一次找個情人,那個姑娘動了情,但那個男人在一結束,就徹底放棄了,假裝要了個號碼,就算到了最後回到家,有機會打出那個電話,也還是放棄了改變,像個孬種一樣,繼續苟活在自己安逸規則之中的故事。”蘇蓉說的毫不留情。

“並不能說這個男人就是孬種,除此之外,我基本贊同你的概括,這是一種小人物的悲哀,是無力改變的,他沒有能力和勇氣出軌,這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不也是對家庭負責麼?畢竟都已是上了30歲的男人了,過了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和穩定的家庭,如果為了這樣一個女人而放棄現有的一切,是不是另一種程度的不負責任呢?”

“張愛玲渴望改變,她的文字之間也跳躍著她不安分的靈魂,她自己跟胡蘭成,這個類似於漢奸一樣的人物,有過一段頗具爭議的愛情故事,她自己本就是情人屬性的存在,她也沒辦法成為一個合格的妻子,所以我們能從這篇文章中看出,張愛玲內心的苦悶,正是因為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容易動情的人,而自己所面對的,所謂深愛的男人,也不過是在封鎖中才會對自己產生幻覺的渣男,而她的不安分,她的歡愉,也建立在另外一種希望的毀滅之中,所以她是個很糾結,很多愁善感的女人,即充滿了不安分,更充滿了不安。”

“所以,有沒有同學能夠說說,這種不安所產生的緣由呢?”這老師的手又指了指蘇蓉旁邊的我,“就是你,坐在那位賞心悅目女同學旁邊的,看著不算太普通的男生,你來說說看。”

不少同學自然是不認識我這張臉,我確實也是一個陌生的不請自來的傢伙,但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很容易解答的,“因為當時的社會在動盪,當時張愛玲的內心也在動盪,她渴望改變,但總歸是害怕付出那巨大的代價,她自己也是,在平衡與失衡之間糾結了一生,我個人認為,張愛玲的不安來源於自己內心訴求的模糊,她的小說表現的生離死別,都是在模糊,朦朧之中消散的希望,都是在等待之中的絕望,因為她到最後,發現自己華麗的袍子下,也不過是個被愛情欺騙的可憐人。”

“說的很不錯,這位同學,可以在期末成績上直接加上五分。”

“額,老師,我並不是Z大的學生,是跟著剛才您說的那位賞心悅目的女同學來旁聽的,您不然把分數,直接加在她的名下吧,她叫蘇蓉。”

我說完這句話,剩下整個階梯教室一般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我,這畢竟是大課,蘇蓉望著我的時候,臉上帶著與平時不符的笑意,我跟蘇蓉的關係幾乎是相當明瞭。

“哦,跟著蘇蓉同學來旁聽的?她是你女朋友麼?”

蘇蓉紅著臉,戳了戳我,我的臉頰也有些發熱,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我還是點了點頭,“老師,這個問題就不用深究了,不太好意思。”

“現在戀愛自由,你又不是像封鎖裡面的中年男子一樣一成不變,蘇蓉同學也不是你一時衝動才追求的姑娘,從你的這番話裡可以看出你對張愛玲的理解並不是淺嘗輒止的,既然你否定了在模糊和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