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幼竹到得夏家,正逢夏芍藥在核算今年收入,與一摞帳本子較勁,聽得有人上門,權當舒散,扔下帳本子去前廳迎客。見是她過來,還笑一笑,“這是歇下來了?”
孫氏將那些人託她帶的禮物都奉上,只道給平安的荷包是誰誰做的,絡子是誰打的,帕子是誰繡的,還有個繡著竹子的小炕屏,拿出去鑲了就能擺出來。
夏芍藥誇一回這些繡件精巧,又替她們可惜,“我這裡也不少用的,都有丫環們做著呢,倒是你們留著要換銀子使的,很不必拿來給我糟蹋了。趁著如今機會好,互市雖然沒建起來,但是兩地已經不禁通商了,說不得年後就有遼商來幽州,你們倒要打起精神來多做些繡品,價格抬高一點,專做遼人的生意,恐怕賺的也不錯了。”
孫氏聽得她字字句句皆是為自己著想,倒比親孃還周到,對她又別無所圖,僅憑放在布莊寄賣繡件的抽頭,想來她大進大出做生意的,恐怕還沒放在眼裡,心裡倒對夏芍藥愈發的感激。又將自己給夏平安做的一身小衣兒連同一雙虎頭鞋拿了出來。
夏芍藥把玩那雙虎頭鞋,見虎鬚繡的纖毫畢現,眼睛靈動,託在掌心大嘆,“你是不知道我家那個小土匪,如今上天入地皮的不行,這麼精緻的鞋子我竟捨不得給他穿,回頭磨的不像樣子,我都要心疼了。這樣繡活可費功夫,真要謝謝你一片心意。”
孫氏抿嘴一笑,“夫人這話說的,我來了這許多日子,平白住著府上的房子,不過一雙鞋子而已。”又提起年後要搬,夏芍藥如今覺得孫氏倒是個要強的人,便不再留她,只道等找到了屋子,搬家的時候府裡婆子可以幫忙搬搬扛扛。
兩人相談甚歡,臨別之時,夏芍藥忽道,“以後齊遼通商,定然少不了大量繡品,孫掌櫃有沒有考慮過開個繡坊,多招些心靈手巧的女孩子,就算是教些基本針法也夠用了,到時候多帶些徒弟,量大貨多,再按繡功定出價格來,是不是生意會更好?”
孫氏聽得一怔,再瞧面前女子,暗道不怪她能掌夏家萬貫家業,到底見識深遠。她自己便沒這麼大志向,又不知憑風借力,所以只能勉強餬口度日。
她忽朝著夏芍藥鄭重行得一禮,“多謝夫人指點,日後但有決斷不下者,我還想來求夫人指條明路,但求夫人別嫌我煩。”沒了那層姻親關係,如今地位相差,沒想到二人尚能相處愉快,孫氏倒敢將心裡頭的話講出來了。
夏芍藥倒被她唬了一跳,忙扶她起來,“我不過就多嘴講一句,你行什麼禮啊?我倒是佩服你自己能夠立起來。女子頂門立戶,在這世上生存,倒比男子艱難百倍,但有麻煩,你日後只管來找我便是了。”幽州城裡的事情,能為難住她的,大約不多。
☆、第90章
第九十章
今年開春,幽州知府年前上任,春播之事便不再勞煩燕王,連同夏景行趙則同也一起閒了下來,沒事便拿著十六州地圖研究,為互市選址。
今年過年,燕王府裡也格外的熱鬧,各州府官員皆攜禮前來幽州,拜訪燕王殿下,就連燕王身邊這些守將們都有禮物。譬如夏家就收到了不少禮物。
夏芍藥起先還吃驚不已,看完了禮單子便考慮回禮的問題,沒想到夏景行解決了她的難題。
“這些禮物不必回了,他們原也沒指望著回禮,求上門來又不能拒之門外,且收著吧。”
夏芍藥不解,“既然是各州知府的禮物,好歹也是朝廷大員,以後同朝為官,總也要禮尚往來的吧。”做生意的人習慣了和氣生財,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方是存世之道。
夏景行在她額頭上輕彈了一下,“你猜呀?你不是挺聰明的嗎?”
在夏芍藥表示作為一個聰明人,偶爾她還是很謙虛學好之後,夏景行為她揭開了謎底,“還不是為著互市選址。誰都知道互市一旦在哪個州府,那往後州府稅賦就會成倍的翻,更別提州府官員,恐怕都要富的流油了。這些人都是聞著肉味兒來的,誰心裡沒打著小算盤呢。”
一聽有關互市,夏芍藥興趣就上來了,“那互市的地點到底定下來了沒有啊?”這可關乎到夏家以後的財運。
可恨夏景行竟然對著她賣關子:“就是不告訴你!”被她嚴刑拷打都沒能問出話來。
到得春三月,燕王府忽貼出個告示來,徵召民夫前往城外十里處積土夯城,建互市。
訊息傳開之後,幽州城內無業的青壯皆湧往燕王府門前,自有燕王府管家登記造冊遴選。
夏芍藥還與夏南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