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萬惡的大戶被推翻,老百姓們終於得到解放,開始在松河鎮附近興建村莊。後來,這些村莊成了一個個的人民公社。而其中最具規模的一個,便是光明公社。

“那江城呢?”小張新奇地問。她是外地來的姑娘,對本地的歷史淵源只一知半解。

段大姐回道:“江城啊,以前哪兒有江城。那裡只是看不見頭的死地,沒人要來。現在江城的一切,都是解放後大家一手一腳地造起來的。”

小張驚得吐了下舌頭。乖乖,真是厲害!算起來,江城建到現在這樣的大規模,也才不過用了十二三年罷了。

卡車停在松河鎮附近的一條岔路上。沿這條岔路下去,就是光明公社。司機指出松河鎮的方向,並和眾人約好,下午2點鐘還是在眼下這地方匯合。

眾人下車時,天已大亮。

耀眼的陽光撥開烏雲,直射下來,帶來了盛夏餘剩的一絲溫熱。

鄉間的空氣異常得好。

大家的心情都不錯。邁著輕快的步子,他們朝著不遠處的松河鎮走去。

說是集市,其實只是在鎮上一條長街的兩邊,擺滿了攤。每個攤子上都有一個牌。牌上有的寫“二道河生產大隊”,有的寫“前進生產大隊”,還有的寫“紅旗渠生產大隊”……

街上賣什麼的都有。賣雞賣菜,賣自家編的筐、簸箕、苕帚,還有人賣手工縫的鞋墊。

大家一到街上,立刻興奮地扎進了熙來攘往的人堆裡。

趙裡平和馮愛敏四處尋覓賣菜肉的攤販。遇上合適的,他們就先駐足看別人買了多少錢,然後再上陣討價還價。

段大姐和小張駐足在一個賣布的攤前。段大姐想扯一塊回家做窗簾,小張想要一對新的袖套。

林蔓東走西看,忽的被一陣吆喝聲吸引。

“烤地瓜啦,賣新鮮出爐的烤地瓜。”

一個老人站在街邊叫賣,周圍站了裡三層外三層的吃客。不時地有人從裡圈擠出來,雙手幸福地捧著一個熱乎乎的烤地瓜。天氣微涼,烤地瓜冒著熱氣。吃客大咬一口,地瓜露出金黃色的瓤,齒頰留香。

“來個烤地瓜!”

林蔓好不容易排到前位時,恰好街對面又新開了個烤玉米的攤子。吃客薄情,好似聞香的蜜蜂一樣,又烏泱泱地去了對面。轉眼間,老人的身前只剩下林蔓一個人了。

從一個廢舊鐵桶做的爐子裡,老人使鉗子勾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