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佴道:“這是當然。如果讓吳王拿下興安,那還真是後患無窮。我們必是要阻攔一二的。到時,看看除了吳王之外,誰的勝算更大,我們就鼎力支援一下。”
對於興安知府的繼任人選,陳尚書他們那邊是早跟楊閣老透過氣了。楊閣老對陳家遞出的這個橄欖枝也是欣然接受。
要說楊閣老最得意的孫子就是這楊文道了。可是,因著楊閣老自己身在中樞,所以孫子只能外放了。楊閣老也早想讓這孫子升上一升的,以便為日後自己致仕之後回京做準備的。
可是一直沒有趁手容易出成績的地兒。現在有個現成的興安知府,看著興安府年年拔高的收入,只要好好的穩住,這成績是十拿九穩的,現在孫子是五品官兒,這次有了這個知府的職位,那不得順理成章的升了四品麼。
雖說陳家找上自己,自有他們的打算。畢竟看端王那虎視眈眈的樣兒也知道了。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鐵礦都是不能落到端王的手中的。因此,這興安知府一職,於公於私都是自家拿下比較好。
跟楊閣老商議好後,這日早朝,在吏部又說了這興安知府繼任之人的事兒過後,戶部尚書陳伯恆出列舉薦道:“稟皇上,臣以為,讓現任揚州通判楊文道擔任此職是再好不過的。”
聽得陳尚書的提議,端王一派大驚,這楊閣老也想在此事上分杯羹?要是別人,端王道也不懼,可是楊閣老的話,還是要忌憚一二的。
不過,讓端王就此認輸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興安有那樣大一個誘人的鐵礦在那兒呢。
端王一系對此非常明白,也是一直都想爭下來的。見狀,趕緊不甘示弱的出面為自己這一系舉薦的人據理力爭。
又是一番爭論,建文帝也沒有當朝決定的。退朝過後,回到乾清宮不久,就聽得袁忠來報:“皇上,太子求見。”
聽得大兒子要來見自己,建文帝點頭讓進來。袁忠走到殿門口,對著太子躬身請進。
太子進殿後,趕緊對建文帝行禮道:“父皇。”
建文帝對這個長子一向是疼愛有加的,看著這個前世自己頗為內疚的長子,今生終於長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建文帝頗是欣慰。
讓太子坐下後,建文帝放緩表情問道:“你今日前來可是有事?”
聽得父皇動問,太子趕緊拱手答道:“回父皇,兒臣今日前來確實有事跟父皇說的。”
建文帝聞言道:“哦,何事?說來聽聽。”
太子道:“兒臣今日前來,主要是想說說那興安知府繼任人選。這興安現在昌盛一片,這興安知府的人選可是得早日定下才好,不然,怕到時興安的進展滯於一時啊。”
建文帝道:“嗯,此事,朕也認為要早日定下才好。不過,人選還有爭議,朕一時也沒有決斷。太子可是有人選?”
太子道:“父皇,我認為戶部陳尚書提議的人選極好。楊文道進士出身,又在揚州任通判多年,出身、經歷那都是夠夠的。”
建文帝當然知道楊文道是誰了,不過,他也知道吳王對此事也是想要推舉自己的人的。建文帝對吳王一直有一種內疚補償的心理。
從嫡庶來說,這個吳王是比自己更有資格問鼎的,當然了,如果這吳王先前就因這個太孫位子跟自己相爭的話,建文帝當然也不會手軟,更不會內疚的。可就是因為,當年吳王可是跟他沒有任何爭執的,那這樣的話,就值得人感念了。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建文帝因為有了前世的經歷,這個異母弟弟可是沒享過幾天王爺的尊榮,就被朱棣給殺了的。從這方面來說,建文帝更是想要補償他們的。
因著這個原因,建文帝自御極以來,對自己這一群兄弟、兒子那是厚待不已的。
太子說出了支援楊文道之後,見父皇沉吟不語。當然猜到父皇在顧忌著什麼,他們父子二人本就親厚,且太子目前地位很是穩固,看他父皇也完全沒有要立他人的打算。因此,太子跟建文帝說起話來,還是能交心直接一些的。
太子見父皇不語,太子進一步說道:“這興安知府職位雖不高,可是架不住現在那兒發現了大鐵礦啊。這目前還只發現了一個,興安那兒山多,說不準日後還能有其它發現的。這鐵礦,可是必須要管制好的,因此,那必得派一個信的過的人去才行的。”
“楊閣老對父皇那是忠心不二的,讓他的孫子去那邊,兒臣認為是再合適不過的。雖說二叔一向對父皇那也是恭謹有加的,可,那畢竟是鐵礦啊。就算是為了二叔賢名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