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隨便吞了幾口飯便去隔壁找張捕頭。
張捕頭常年在衙門公幹,平城的戶籍人口他都能調閱,出了什麼案子也必須經過他手,如果有什麼動靜張捕頭肯定能打聽到。
開門的是張捕頭的弟弟張二郎,手上正哄著剛出生的兒子,見十三神色不寧,奇道:“十三,你怎麼了?”
“張大哥在麼?我有事情想拜託他。”
張二郎立刻笑了,把孩子往她懷裡一塞,熱情道:“沒問題沒問題,我去幫你找大哥,你去廳裡等著吧。”這段時間大哥總是霸著娘子不放,才吃完飯又膩在了一起,如此良機,怎麼能錯過?
張捕頭過來的時候看見十三手足無措地哄著自家兒子,不由笑了,“給我吧。”
他熟練地攬過小嬰兒,搖搖晃晃逗弄,頗有些鬱悶地看十三,“十三吶,你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
“實在是事情緊急,關係到我好友的安危,只有過來求張大哥你了。”十三匆忙道。
張捕頭開始還隨意,待聽十三說完事情來龍去脈之後也漸漸嚴肅起來,認真問道,“這人是你朋友?之前沒有一絲異狀?家裡也沒有動靜?”
“是的,所以才覺得奇怪。”
“確實很奇怪,按理說你這朋友是家中獨女,若是被人害了,定會上衙門上告哭訴,你朋友身體又康健,只能是意外了,可就算是意外,也不會這麼悄悄地掩過去,總要鋪個場面讓。”
“張大哥,夢一是我至交好友,我十分擔憂她到底遇上了什麼事情,拜託張大哥幫我留意一下,查探一下她家的人口狀況,還有最近平城可有報上來什麼事件與這有關。”十三懇求道。
“沒問題,不過是一件小事,這些訊息衙門裡都是歸我管的,誰都不如我熟。”張捕頭爽快應下,“我明日去衙門的時候就幫你看看,放心好了。”
十三展顏,立刻道謝,“如此就多謝張大哥了。”
張捕頭擺手,“沒什麼大不了的。”
第二日,張捕頭真的帶了訊息回來。
☆、第二十九回聞噩耗疑竇叢生探訊息兩頭奔波(下)
張捕頭從懷裡掏出幾張紙。
“本來我也是看看,結果真的找到一份文書,是袁家人自己來報的,說長女袁成佩上山失足意外死了。”他又指著另一份文書說到,“另外就昨天,袁家過來報她家剛剛添了一個女兒,已經造冊登記過了。”
“這樣的事情官府不會查麼?”十三問。
“這種事官府怎麼好插手去管?又沒有人來報官,自己家裡人來這麼說的,官府還能查什麼。”張捕頭說到,“以前許多事情其實也知道有貓膩,人家自己族裡面解決了只要不太出格,官府也不會深究,就算查也查不出什麼來。”
民不舉官不查,自古以來都是這個道理。
張捕頭帶來的資料很全面,薄薄幾張紙,袁家家裡多少人口,年歲幾何,多少奴僕,平城有什麼產業等等全都擠了一筆。
十三另抄了一份,顧不得晚飯,便趕到了柳家。
“十三,還是你有辦法,我本來拜託家中長輩出面,但太慢了些,沒想到你這麼快就能弄來。”柳放見到她如釋重負。
“剛好認識一個在衙門裡的人。”十三把抄好的資料遞給她。
柳放接過,幾乎是一目十行就看過去。
“……午後,小女袁成佩陪同父親至青龍觀上香,見山後一株山花長勢喜人,伸手採擷,不料腳下泥土鬆軟,不幸滑落山谷……”柳放一邊看一邊輕聲唸到,“此地處於後山,荒涼偏僻,人徑滅絕,地勢陡峭,下有湍流,家人周遭遍尋三日無果,生機渺茫……”
柳放望向十三,“你怎麼看?”
“有些不對勁。”十三緩緩道,“我們和夢一相處十多年,你何曾見過她對花感興趣?一捧牡丹放她面前都不一定會多看一眼,如今卻為了山後一枝野花失了姓名,寫這東西的人總給我一種欲蓋彌彰的感覺。”
柳放點頭讚道,“十三說的有理,我也是這麼覺得。另外你說這是前天就交到官府,他們又搜尋了三日,這樣算來夢一先是不聲不響地離開書院,第二天就匆匆陪父親上山失了足掉下山,未免——”
“太過巧合了。”二人異口同聲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袁家肯定有問題。”柳放斬釘截鐵道。
“守之,我問你一個問題。”十三突然想起袁家新添的女兒,略帶猶豫問到,“守之,我對這些規矩禮儀不太瞭解,有沒有這樣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