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灌?”衛賾對於這個從沒有聽到過的灌溉方式; 請教道:“還請重光解惑; 這是在哪一本古籍上出現的; 可還有具體的方法?”
“至於是哪本古籍上的。”沈皎歉意地對衛賾道:“可能是因為看得書太多了; 不記得是哪一本了; 但其中記載的關於井灌的方式; 我還是全部都記得的。”天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井灌的出現,她只能儘快轉移話題。
“其實書上的記載並不多。”沈皎在眾人的目光下繼續道:“井灌其實本質上依舊是水車; 它是將南方的水車用於井的結果; 以輪撥,輪連數十水斗; 上下挹注; 一夜可灌數十畝。”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 井灌很早之前便存在,周書有云,黃帝穿井,後‘伯益作井; 湯旱,伊尹教民鑿井以灌田’之說; 但是終究在井灌上的發展並不好。”
“沒有南方翻車和筒車發展的快速,所以,將南方水車改進用於井上; 在我看來是十分可行的。”沈皎自信地說著自己的看法,“但是這其中具體的做法和嘗試; 以及水車的修建,怎麼修建,卻是要諸位共同摸索了。”
“我在這裡只是提出建議。”沈皎看向一旁陷入思考的衛賾道:“具體的做法,還是要賾表哥自己斟酌才行。”
“好了,我的建議便到這裡。”沈皎轉頭對面前的五位村民,轉移到另一個問題上:“這次山東的水災,聽說對你們的影響並不大?”
“回您的話。”一人對著沈皎答道:“這次的水災確實沒有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這全是梅渠修好的結果。”
“若不然,我們這估計早就被淹得不成樣了。”這人繼續道:“我們這因靠近梅渠,又因著村子裡的人大都姓蘇,所以我們村便叫梅蘇村,我們村在梅渠的下游,地勢很低,若是上游決堤,第一個倒黴的便是我們。”這人說得完後,一臉慶幸的樣子。
“這梅渠從原本的樣子,修成現在的樣子,用了多長時間?”沈皎復又問道。
“因著梅渠就在家門口,都是附近的村民自己出力,幹活兒也快。”其人繼續道:“官服的大人們分好了任務,每個村都有自己具體負責的部分,所以,老少爺們一起出力,梅渠也不長,也就是一兩個月的時間就修完了。”
沈皎聽後點了點頭,就像這位村民說得,梅渠並不長,耗時一兩個月的時間是正常的。這還是因為人手並不多的緣故,若是朝廷下令修整河道,徵調百姓,絕不會花費這麼長時間,正常的清理淤積,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就夠了。前朝時,便有過證明,讓一個海潮沮洳舄鹵之地,化為良田,調夫四萬八千,用糧三萬六千有奇,錢不與焉,結果是一月而畢。所以,可見若是真的想要修整河道,募民調夫,依照現在要完成的工程來說,用時並不會很長。
隨後沈皎又問了一些關於具體修理河道的問題,直到很晚才離開。
回到住所後,沈皎和衛賾坐在一起,嘴角勾起,心情愉悅。
“阿皎今日的心情似乎不錯。”衛賾含笑問道。他能感覺到,雖然阿皎看起來和平日裡一樣,但是自昨天來到後,其內心似乎並不愉快,相反還有些輕愁。
“確實。”沈皎點了點頭,自從進入章縣,見到百姓困苦潦倒的樣子,她對於山東的情況便一直處於有些憂愁之中,“今天的收穫頗豐,任安郡的情況比我預料中的好了太多,有任安郡的情況在前,山東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更好地推進下去了。”
衛賾聽後點了點頭,沒有往下接著問下去,就算他和阿皎的關係有些特殊,但是到底是所佔的立場不同,代表的家族勢力不同,有些話題需要適可而止。
“那阿皎接下來去哪個地方?”衛賾問道。
“明日去看一下任安郡在此次水災中決堤的白山河。”沈皎思索後道:“聽聞這次白山河河口決堤,百姓生活十分困頓,其旁邊的曹縣,是任安郡在此次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
“不錯。”衛賾說道這嘆了一口氣,“白山河位處曹縣,因其並不如梅渠如此重要,情況也沒有梅渠嚴重,再加上任安郡中也沒有這麼多的銀錢來支撐,所以便打算將其放在後面再修整,卻沒有想到……”
“之前我去過一次曹縣,曹縣中很多村莊的房屋都被沖垮,也有不少百姓死傷。”衛賾說著曹縣的情況,眉頭輕皺,“我之前將任安郡中的存量一半都調到了曹縣,現在的情況想來應該好些。”
“嗯。”沈皎點頭道:“那明天就去曹縣去吧。”
說完後,沈皎對著衛賾笑著道:“今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