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吶喊的激勵場面……

白仲長臂用力一展,一直在劍尖上燃燒的燭火猛得一跳,劍勢有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異常兇猛激烈。

箏聲再高,鼓點再密,兩軍短兵相接,刀槍相擊,氣息急促馬蹄聲、刀戈相擊聲、吶喊聲交織起伏,震撼人心。

眾人屏住呼吸,望著大廳中的白仲,揮舞著長劍在大廳中不停穿梭著,似親臨戰場、生死相博、萬騎馳騁、鐵馬金戈。

寒芒劍影之中,一點燭火閃爍著,殺氣直衝雲霄。

席上之人人人心悸,膽小之人臉上更是血色褪盡,蒼白如紙,汗如瀑布。

就在此時,鼓點開始變得零亂起來,箏節奏緊密急促。

一急一緊互相交替,象徵敗者草木皆兵、膽戰心驚,勝者長劍瀝血、千里追敵。

白仲腳尖微一用力,身子猛得躍起至兩人多高,眾人一陣驚呼,白仲卻不以為異,身姿輕盈的揮舞著長劍,在空中自由旋轉周折數次才靈巧落地。

燭光依舊在劍尖躍跳著,似乎就像粘在白仲劍尖上一般,怎樣都不會掉下來。

此時,鼓點已經消然消失,箏聲沉雄悲壯、悽楚宛轉,似壯志未酬的將軍在告別自己最心愛的人,聞者無一潸然淚下。

白仲劍勢一收,剛才的殺伐之氣不再,整個人似流雲迴雪,飄忽無定,舞姿多變,煞是好看。

在場之中,無一不心為之驚,魄為之動,魂為之牽,夢為之縈,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白仲腳尖用力,凌空再起,一個旋身,長劍並著燭光在空中劃開一個亮眼的圓弧,堪堪從剛才被白仲從中斬斷的半截蠟燭上劃過。

燭光燃燒的一頭重新放回斷蠟之上,不偏不倚,不差分毫。

箏聲又是一急,白仲不待箏曲停下,手腕用力往上一拋,竟然將劍高高擲起,大約有數十丈高。

眾人驚叫一聲,有膽小者甚至捂住嘴,唯恐打擾了白仲,接著就看見長劍如電光一般下射,而白仲則不急不躁,一手拿著劍鞘,穩穩接住落下的寶劍,使其直入鞘中。

箏聲直接消失,一切歸於平靜。

白仲收劍,靜靜的立於大殿中央,看著眾人依舊目瞪口呆的表情,強壓著內心的喜悅,面上繼續淡定的裝著逼。

人人皆知“昔有佳人公孫氏”,卻不知道公孫大娘的老師正是系統給他配備的劍術老師,有“劍聖”之稱的裴旻裴將軍。

而盛唐又是中國封建社會歌舞發展的顛峰,劍舞在唐朝更是頂頂流行的活動,她不信這麼棒棒噠的表演,打動不了這群先秦老古董。

因為箏曲是直接在高潮處“煞住”,殿中之人依舊沉浸在舞蹈的餘韻之中,良久才有人率先回過神,以一聲擊掌驚醒夢中之人,“好曲好劍!精彩十分精彩!賞!蒙恬!白仲!都有賞!”

嬴政臉上的表情很興奮、很由衷,但心裡卻微微有些泛酸泡泡。

寡人還以為阿仲是個樂盲呢!這曲子寡人竟然都沒有聽過!真是想想都不開心!

蒙恬走過來,和白仲一起跪在地上齊聲謝恩,“謝大王!”

“長平侯,這是何曲?寡人似乎從未聞過。”

“回稟大王,此曲名為《十面埋伏》。”雖然是古箏版,但也是《十里埋伏》啊。

“十面埋伏……此有何意?”嬴政不自覺的掃了下方的六國公主一眼,還真是十面埋伏,所以說這是在嘲諷寡人吧?

白仲略一想,就將“十面埋伏”和“霸王別姬”這兩個成語的解釋,掐頭去尾的向嬴政以及眾大臣解釋了一番。

反正有自己在,八成也不會再出現這兩個成語了,所以自己大人有大諒,看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份上,不計較項羽滅秦的事,先把這兩個成語整出來再說。

霸王別姬……怎麼聽著那麼不吉利呢?我才不會和阿仲分開……啊!不對!我是霸王還是姬?

嬴政腦洞有點大的想著,白仲則拖著蒙恬歡歡喜喜的下了場,準備去看大王賞些什麼。

這場劍舞的正面意義是好的,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眼界,讓大家不再容易被low的歌舞所吸引,負面影響也是有的……本來準備跳個舞、彈個曲,表演一下自己滿身才華的公主們,紛紛都自感丟人現眼,而打消了這個念頭——也不知道這是拯救了大家的眼睛,還是讓眾人沒有一飽眼福的機會。

既然不打算進行才藝表演,那就直接牽手配對吧。

華陽太后命六國公主皆站在大廳中央,然後回過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