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的有大把呢。
只是這話,她又如何問得出口呢。
話到此處,林妙致閉口不言,沉默片刻,方道:“先慈生前最是疼我,我是定要為她盡孝的。如今我娘她人雖不在了,三年孝期我也是要守滿的。多謝楊公子提醒了,我一個還在為母守孝的女子,更不該和外男……”
楊鴻忙道:“林姑娘,你不要多心。你能這麼想,在我看來是最好不過了。”
林妙致是忠烈之後,世人必會對她有極高的要求和寄望。若林勝卿的女兒也和尋常坊間百姓一樣,不能做到位母守孝三年,必然要招致罵名。而楊鴻將來還要考進士,走仕途,若真娶了個沒有為母親守滿孝期的夫人,對他自己也是極為不利的。
林妙致願意守孝三年,對二人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何況弟弟屍骨未寒,楊鴻近期真是沒心思辦喜事,哪怕這個喜事是自己的。
只是,他終歸還是要問問林妙致的意思,若林妙致更想早日成婚。那隻要勸說父母,儘快給楊鶴立了衣冠冢,再過百日後,他也才好放心和她成親。對他們二人不利什麼的,他也就顧不得了。只要林姑娘滿意就好。
楊鴻心裡的想法很多,但這種時候,卻苦於不能明說。真是活見了鬼了。為什麼他跟一個喜歡的姑娘談這些事,竟然如此費力氣?費力氣也就算了,只怕還說不清楚。
林妙致還是聽懂了楊鴻的意思的。既然他能讓她照顧他這許多日子,想來是願意和她在一起的。他不是那種會白白占人家姑娘便宜的人。那麼他問這話的意思,莫非是……想知道他要過多久才能娶她?可是他聽說,她要為母親守完孝後才肯嫁人,為何又不失落呢?明明也不急著娶麼。竟然還說這樣最好不過了……莫非他還想著要為自己的弟弟守孝三年麼?沒這個道理!那就是為了將來當了官,不會被人拿了他的把柄?
林妙致想著這些事時,楊鴻看她面上陰晴不定,以為她是真的絲毫不懂自己的意思,情急之下,便道:“林姑娘,待你守孝期滿後,我便娶你,你嫁我吧?”
不就是向姑娘表明一下心思麼,狠狠心,他還是能說出口的。只是說出來後,他還是出了一頭汗。他忽然就有些佩服妹妹和妹夫啊。居然能揹著長輩私定終身。
☆、第259章 告狀(二更)
楊雁回在林妙致離開後,便悄悄來問楊鴻:“大哥,如何了?林姑娘中意你麼?”
楊鴻看一眼故作神秘的妹妹,面上頗為好笑,但仍是道:“我問過林姑娘的意思,她是願意的,只是成親的日子,要過了孝期。”
楊雁回笑道:“這樣不是挺好?林姑娘也是書香門第,父親又做過小官兒,我想著她也是要守滿了孝期才肯嫁人呢。這麼做,對她對大哥,都只有好處。只是……林姑娘在餘陽,還有別的親戚長輩麼?”
楊鴻道:“沒有了。林典史原本就不是餘陽人,因他是幫餘陽百姓,才會進京吊死在登聞鼓下。朝廷後來知道林典史原籍已經沒有什麼關係很近的親人了,所以就將賜給林家的地和宅子選在了餘陽。”
楊雁回道:“這麼說,林姑娘在祖籍老家也沒有親戚長輩了?”還真是個徹底無依無靠的孤女啊。這麼想著,她便道,“我這位新嫂嫂還真是可憐,大哥日後要待人家好一些啊。”
楊鴻忙道:“不許胡說。你這麼亂叫,若給林姑娘,她肯定要生氣的。”
楊雁回道:“我知道了。哼,就許你們孤男寡女獨處,還不許我提前叫一聲嫂子了。我走了。”
楊雁回這才又去了爹孃那裡。楊崎在後頭指揮人開墾菜園子呢,一直不在。因著九兒和林妙致都已經離開了,閔氏便拉了女兒,到她跟前坐著說話。閔氏道:“林姑娘方才跟我說,九兒要走,我勸住了。待她們走了,我才想起來,哎呦,這裡是女兒女婿的家,我哪裡就好隨意做主呢?”
楊雁回道:“娘,你是存心的吧?在女兒這裡,你永遠都是長輩,都是我娘,您可千萬別把自己當客。您想讓誰留下,就讓誰留下。何況娘也知道,我不願意讓九兒離開吧?娘這是幫了女兒呢。”
閔氏唯有笑:”這丫頭,越來越會哄娘高興了。”
楊雁回瞧著閔氏高興了不少,便道:“我還有個天大的喜事,要跟娘說說哩。”
閔氏奇道:“什麼喜事?”
楊雁回湊到閔氏耳邊,小聲將方才的事說了。
閔氏大喜,道:“真的?這可真是太好了。若林姑娘……”
楊雁回忙將食指比到唇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