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雁回緩緩回過身,向著閔氏走去。
娘在哪裡,哪裡便是天下最溫暖的所在。有家如此,有至親如此,已是老天給她最大的補償了。還有什麼仇放不下呢?
她早該想通的啊。
☆、第120章 焦師孃求親聘兒婦
一年的時間過得倒也不慢,只是愁煞了楊雁回。
原本楊雁回是極高興的,因為這一年裡,對她來說,都是喜事。
先是楊嶽傷重死在獄中了。至少在楊雁回看來,這真是一件好事,世上又少了一個畜生。
接著,楊崎醒了,且慢慢調理的身子日漸好了,大有比往年更好的光景。
周氏被判杖一百,徒三年。
楊鳴涎著臉上門來求嬸子救命,拿贖罪例鈔出來,幫娘免了杖刑。閔氏翻臉不認人,又打又罵將他趕出街門。動靜鬧得太大,惹了好些村人圍觀。
楊鳴氣得臉色青白不定,但他口齒遠遜於閔氏,根本辯白不過。
多日不開口不出門的楊鶯,這才出了門,當眾跪求閔氏留娘一條性命。閔氏這才高高抬著下巴,對楊鳴道:“我看小鶯的面上才給你這錢的。”
後來,楊鶯的精神才漸漸好起來了。這對楊雁回來說,自然也是一樁喜事。她是越來越喜歡楊鶯這個妹妹了。小丫頭真是心靈手巧,乖巧聽話脾氣好。在她家養了一段時間後,模樣也漸漸標緻起來了。多了這麼一個姐妹作伴,楊雁回自是高興不已。
周氏後來病死獄中。楊鳴這小子終於有了點爺們樣兒,後來拜別叔叔南下闖蕩去了。他守著京城不去闖蕩,反而要捨近求遠,去了南直隸,想來也是覺得留這裡繼續過活,怪沒意思的。
不過對楊家而言,最大的喜事是楊鴻、楊鶴都考了秀才,不久便補了廩膳生。雖然在童子試之前,楊家起了那麼一場風波,好在考試時二人發揮的還不錯。後來又去京裡考了府試,一連幾場下來,次次都被取中,排名還都挺高。
閔氏這麼勤儉的人,高興壞了,拿著大把大把的銀錢,一場接一場的打發報喜的人。
二人因是京郊丘城縣人,先是被撥到縣學,因青梅村其實距離京中較縣城更近,便請求宗師改到府學。宗師也慨然允了。
作為丘城縣最年少的小秀才,楊鶴很是得意了一陣。最初趙先生嚷得很響亮,說她兒子季少棠是那一科最年幼的秀才。喊了幾天後,一論序齒,卻原來季少棠比楊鶴大了三個月。眾人這才知道,青梅村楊家的小子,才是這科最小的秀才。楊鶴這下可是得意壞了。
只是楊鴻、楊鶴後來才發現,縣學和府學也都不怎麼樣。各位秀才學子,大多不過是點點卯。高主簿聞聽楊鴻曾有過,“興許縣學和府學的老教官們,能好好的教教學生”的妄想後,還笑話了他好大一場。
楊鴻現在仍舊以自學為主。高主簿應承了,說會幫他訪個名師。怎麼說也是秀才了,或可請得動名師了。
說起高主簿,楊鶴還告訴過楊雁回一件趣事。
在京裡考試時,楊鴻答題完畢,交了卷子。宗師看過他的卷子後,便問:“你先生是誰?”
楊鴻眉毛都沒動一根,回道:“高希庭。”
宗師還道:“怪哉,可是丘城縣的高主簿?他明明是一縣的主簿,怎地又做了人家的西賓?”
楊鴻道:“學生開蒙,原本在村學。高先生並不在寒舍坐館,只是時常指點。”
一番話說的白龍鎮上的廖先生好像和他全無關係。高主簿來了楊家,聽聞此事,大笑了一場,又道:“往後莫再如此,那宗師不記得你也罷了,倘若記得你,日後又追究出來,到底也不好。”
可是,自從兩位哥哥考起了秀才後,楊雁回的日子,便又不好了。
她如今已是豆蔻年華,又是秀才妹子,家裡成了正經讀書人家,於是,再不好像往日那樣,動不動便走街串巷了。
急得楊雁回時常罵天咒地,很是怨恨了一回天下儒生:“那些腐儒,一個個的也忒不要臉。他們自己天南海北的四處遊逛,動不動還提筆寫個遊記啊詩啊的,難道不知看景逍遙能讓人心情好?卻偏偏汙衊出行的婦女無恥啊,不守閨門啊。真真是一群敗類!若哥哥沒考起秀才倒也罷了,咱沒根基的人家,沒那麼多規矩。偏偏他兩個又做了秀才。我若再跟以往那般,豈不是要害他們在學裡被人笑話?一說起來便是,你們看楊鴻和楊鶴的妹子,一個閨中女兒,走街串巷的。”
楊鶯便好心解勸她道:“姐姐,你只想想咱們守著京城,已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