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寶茹是後怕——真怕她們哪一個擅自因貪玩走動,有個萬一,那就真是如何也救不回來。說到底寶茹其實還是擔憂她們。
菡萏領著這群僕婦丫鬟,要給她們上一課。只有小吉祥留了下來與寶茹說話。這時候有小廝提著食盒進來道:“姑爺到外頭還要與咱們訓話,讓小的給買了些吃食來,說是讓奶奶先嚐嘗味兒,不必等他了!”
小吉祥接過食盒開啟來一看竟是四個碟子,一碟香腸,一碟鹽水蝦,一碟水雞腿,一碟海蜇。又有一壺本地的果子酒,顏色澄淨。
小吉祥打發了那小廝就道:“這也不是咱們湖州的稀罕菜色,怎麼到了碼頭,姑爺巴巴地只送了這個來?四個碟子,這夠什麼,只怕姐兒一個人吃都太簡薄了!”
寶茹卻是抿嘴一樂:“你知道什麼!這外頭小攤小販的吃食,論隆重名貴自然比不得酒樓和自家廚房的。所以人家自有自己的好處,其中做的好的,或是‘新’,或是‘鮮’。你看著普普通通的四個小碟,清清爽爽,自然夠吃了。你真當家裡似的,肥雞大鴨子做出來,一樣吃一口,非要一滿桌菜才能吃飯?”
小吉祥可沒簡簡單單被唬住,只是給寶茹擺碟子,盛飯,道:“我自然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但是想來姑爺是極知道的——這食盒還是他叮囑人送來的呢!若是姑爺不知道,只怕就沒人知道了!”
明白小吉祥又在打趣自己,寶茹都懶得瞪她,只接著道:“你可別不服,待會兒自然會有人再買些吃食上來,你到時候嘗一嘗就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
小吉祥早就不是小時候的嘴饞了,無所謂道:“我就是吃船上做的飯食也沒什麼,不過到時候記得給哥兒姐兒們留一些才是正經。不然新哥兒怕是要鬧!”
寶茹聽了這話卻是把眉頭一皺道:“不行!叮囑他們奶孃,到時候外頭的東西一律不許拿來給他們嘗。誰要是違了這一條,立刻革三個月月錢!這可不是小事兒,外頭賣的吃食容易有不乾淨,咱們大人不容易有事,但是年紀小的哥兒姐兒壞了肚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寶茹難得這樣嚴厲,涉及到幾個小主人,小吉祥立刻嚴肅了神情,當下就吩咐人去叮囑。這時候恰好菡萏也回來了,見了寶茹桌子上四個小碟,道:“原來是這些!記得當初姐兒也是有幾樣極愛的小菜的,不過各處港口有不同。我真是記不清哪一處港口是哪些小菜了,不過姐兒自己倒是記得清楚!”
聽到這裡小吉祥才回過味來,笑道:“姐兒哪裡還記得那般清楚,這東西是姑爺遣人送來的,想來是隻有姑爺才記得的了!我說呢,怎麼巴巴地送了這個來,姐兒還好一通忽悠我,說什麼最是清爽好吃。”
寶茹卻嘴硬道:“我也沒說錯什麼,這本是我愛的不錯,但是正是因為味兒好,我才極愛的。所以說最是清爽好吃也是沒得錯誤的,不信的話,到時候你自去嘗一嘗就是了。”
可惜小吉祥再不信的,只是‘微笑’看著寶茹——用一種看小孩子的目光。
第142章 泉州故人
寶茹鄭卓自湖州上船是中秋剛過; 正是暑氣消散,漸漸有涼意上來的時候。不過這一路上南下; 日子往深秋裡去; 人卻沒察覺; 只因越是南邊越是溫暖。特別是到了這泉州; 臨近海邊,更是溫暖溼潤了。
寶茹不是第一回來泉州了,但是來的時候不同; 感覺也是大相徑庭的。更何況那也是十來年前的事情了,泉州這邊可是一天一個樣子; 再來一次,寶茹依舊覺得新鮮的很。
寶茹是這般; 那些從來沒出過門的僕婦小廝就更不要提了。到了泉州一個個都要到甲板上去看,指著碼頭上外國式樣的建築品頭論足。又看到那些和漢人長相非常不同的外國人,一個個就更加驚奇萬分了。
寶茹並不攔著他們; 由著他們去看熱鬧。等到船停穩當才讓小吉祥等人喚人打理行李箱籠; 又有人去先聯絡住處; 僱傭車馬等——不過這些事情佈置到一半就有人接手了。要知道鄭卓在泉州可是有幾個要好朋友夥伴的; 他這一來; 自然有人過來幫忙。
有小廝過來稟告:“奶奶吩咐的事兒沒去辦,原來姑爺有一干朋友來接呢!說是奉著主家的命,已經在港口上等了好幾日了。這一回接著了人; 說是要替咱們家安排。也是盛情難卻,姑爺已經應下了; 讓來告訴奶奶一起過去見見朋友。”
寶茹心知應當是當初她和鄭卓一起來泉州的時候見到的那些鄭卓的朋友,這幾年就寶茹所知也是有書信往來的,除了他們鄭卓也沒有朋友能好到這樣。寶茹也不多想,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