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有些恨上楊氏,回去後悶悶不樂的好幾日,覺得楊氏眼高於頂。
連她那麼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器宇不凡……的兒子都看不上,她楊氏還想把閨女嫁給什麼人去?別最後在家留成老姑娘了吧!
和相公抱怨,相公也只是向著楊氏那個妹妹說話,只說他妹妹說得對,反正兒子今年就要下場考試,到時候考個狀元郎再上門提親,兩家都有臉面,到時候雙喜臨門,也是一樁佳話。
宋氏對兒子有信心,倒是認可丈夫說兒子定能金榜題名的話,可楊氏那眼高於頂的態度就讓她憋氣!尤其是丈夫還不幫自己說話,反而去幫那楊氏簡直不分親疏遠近!
女人糾結起來可不是一般的不講理,她不能上門來找楊氏的麻煩,在家裡卻沒少給丈夫臉色看。
沒想到上面忽然下了公文,讓柳明進京述職!
這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雲州城的望族大姓都動起來了。誰不知道進京述職意味著什麼啊?古代交通不便,若是遠些的地方,一來一回可能就要花掉幾個月的時間。皇上難道吃飽了沒事幹才把官員們宣去京城嘮嘮嗑、敘敘舊?
自然不會。
凡是能有機會上京述職的,必是做出了政績,在皇上那裡掛上了號,只等著封賞昭示皇恩浩蕩。
柳明如今不過三十幾歲,往後還有至少二十年的好光景,如今已經是知州,若是再進一層……可謂是前程遠大。
柳、楊兩家本就是姻親,若是能得妹夫照顧一二,兒子以後的仕途會走得更順。形勢比人強,宋氏當時發的一定要讓楊氏上門來求她的誓言隨風飄散,第二天就帶著一雙兒女來柳府拜訪。
看著知州府的牌匾,她心中泛著膈應,當時氣勢洶洶的走了,如今又主動上門,尤其是楊氏連出門迎接都不曾,只派了個身邊的媽媽來接,與以往的待遇大不相同,讓宋氏心中惱火,總覺得自己低了楊氏一頭。
可來到松濤苑,見到楊氏時,她仍舊帶著滿滿的笑意迎上去。
楊氏也是在夫人外交中打滾兒出來的,對這個嫂子也是笑臉相迎,面上沒有絲毫的不愉。不一會兒氣氛就親熱起來,不久前不歡而散的事好像從未發生過一樣。
對宋氏都看不出一絲的隔閡,對楊承之和楊冬歆這一雙外甥、外甥女,更是慈愛有加。
“我們兩個大人在這閒聊,他們兩個只怕早就坐不住了。好了,不拘著你們,去找你們三妹妹玩兒去吧!”
楊冬歆歡呼一聲,忙不迭地跑了出去。楊承之雖然沉穩,但是和表妹已經許久未見,他心中日日惦念著呢。摸了摸懷中揣著的小玩意兒,腳步也略微加快。
宋氏將兒女打發走,一個是讓他們去和柳香雪培養感情,再一個,她還有些不方便當著二人面要說的話。
沉吟片刻,終於開口說道:“妹妹,上次是我衝動了,實在對不住。”
一句話,已經費了她不少力氣。出嫁的閨女要靠孃家撐腰,這是約定俗稱的習俗。雖然楊氏自己在府中立得住,從沒有事求過孃家,可在知州府,楊家身為夫人的孃家,地位絕對是超然的。
這麼多年來,在楊氏面前低頭,這還是第一次。
可想想自己芝蘭玉樹的兒子,狠狠咬牙繼續說道:“我也是為了兩個孩子考慮,兩個孩子從小青梅竹馬一塊長大,承之對香雪的心思,你這個做姑姑的,難道心中沒數?我也是實在喜歡香雪這孩子,她到我家,難道你還不放心不成?”
宋氏想低低頭,努努力,把兒子的親事定下來,但是楊氏心中早已有了小算盤,哪裡是她三言兩語就能改的呢?侄子自然是好的,可若是女兒又更好的歸宿呢?
換句話說,楊承之就是楊氏給柳香雪準備的備胎。
今時不同往日,宋氏自己帶著兒女上門,就算楊氏沒答應,她也不能如同上次一樣拂袖而去。只好退而求其次,敲定讓兒子同柳家人一起上京。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此番上京,皇上或是將他調配到更為富庶之地,或是讓他留京,反正是不會再繼續待在雲州城做知州。
因此夫妻兩個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一家共同上京。等皇上旨意一下,他們也一同去留。
楊家在雲州城也是豪門大戶,不缺車馬送楊承之進京趕考。可宋氏自有打算,一來是希望給兒子找棵大樹,畢竟妹夫閱歷廣,要比兒子想得周到,有什麼事自會照拂一二。
二來,也是希望路上兩個小的能培養培養感情。若是柳香雪對兒子死心塌地非他不嫁,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