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識泰山了,不想你如此大才,”江澄平拱手致意,又道:“我看你這故事可短不了哇,敢問耕圍兄打算寫多少字,後面的情節是否已經設定完善,這一旦在報紙上刊載了就萬萬不敢突然斷掉,或是狗尾續貂、敷衍了事的,這樣不但會妨礙了你自己的名聲,還於報社不利,說不準還要吃經濟官司呢!”
江耕圍原先滿以為這是個穩賺不賠的事兒,就算沒得賺,那照舊拿回來在茶館裡當話本子說,招徠些生意也不耐啊,哪想到還有可能惹上官司呢,他們平頭百姓誰不怕這個,頓時也不敢大意,他雖然對妹妹的本事充滿了信心,單看她第一次寫《新包公案》時就從來沒有斷過稿,還有餘力來寫《提刑官宋慈》的大綱,就知道她是有這個本事的,可話不敢說滿了,誰知道這中途會不會被什麼突如其來的意外給阻斷了寫作呢,還說不準妹妹明年就嫁人了不再寫了呢。
因此江耕圍只道:“即這麼說,那不妨先等一段時間,反正也快過年了,這段時間應該能再寫一些,乾脆就等過完年再投稿好了,那時手裡有了存稿,你們報社也能放心些!”
江澄平想了想也行,耕圍兄於他們報社屬於新人,即便故事寫得精彩絕倫,報社也不敢貿然就進行連載的,有能力進行連載的人才那可真是太少了,現在報上登的那些連載其實也基本是在報社拿到全稿後才一章一章往外放的,又往往已經落在書局後面了,大家有全本的成書可看,誰還苦哈哈的看連載呢,所以這連載小說於報社就彷彿雞肋一般,既不能幫助延攬讀者,也不能使其增加銷量,真有些個沒意思。
如果這次能拿到《提刑官宋慈》的第一手稿件,那可就是獨一份,想看故事,必須買他們家的報紙,還怕銷量不漲麼!
江澄平簡直可以想象自己升職加薪、出任總編、迎娶千金大小姐、走上人生巔峰的美好場景了。
他得做兩手準備,一是與耕圍兄商定,稿件不得外流;二則是儘早在報社給《提刑官宋慈》爭得一席之地,正所謂未見閻王先拜小鬼,他得先把前站給打好了。
於是兩人商議完畢,連《新包公案》的大結局也沒顧上聽,就帶著這《提刑官宋慈》的稿件奔赴上海了。
冬秀按照設定好的大綱每日寫上個兩千多字,累了就去逗逗小侄子,日子過得也是飛快,壓根不知道她的小說給《繡像小說》報帶來的震動。
話說這江澄平返回滬市,一進報社就直接找到了主編李伯元。
這位李先生可不僅是個報社編輯,自己本身也是名噪一時的著名作家,在圈裡可謂鼎鼎大名,而他的《官場現形記》就是中國第一部 在報刊上進行連載的小說。他不僅德才兼備、能力出眾,更難得的是他思想開放、不拘一格,很能接受新事物。看完《提刑官宋慈》,李伯元果然大加讚賞,這篇小說首先從題材和立意來看就贏了八分,是中國從未有之之小說型別,有點像現在紅極一時的譯著《英包探堪盜密約案》,卻比之更顯豐滿生動,不僅僅為了破案而破案,更有人性之複雜、官場之險惡的描述,比之那西方的偵探類小說更顯別具一格。
再者這宋慈是中國有名的能臣,《洗冤集錄》更是其一生心血,早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幾番發售,於世界範圍內也是有名的,而這篇小說居然將《洗冤集錄》和宋慈本人的經歷結合得如此巧妙,簡直天衣無縫,讓人不由得相信這小說裡發生的事就是真實存在的,簡直就像讀名人列傳一般;再有那案情設定之巧妙、情節之詭秘離奇,使人百思卻無所得,只有最後真相大白時才會恍然大悟,縱然驚奇不已,卻也覺合情合理,邏輯之嚴密令人歎服;最後就是那驗屍勘探之法,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人人都知仵作之職,可誰想其能神奇若斯,從死人身上能得出如此多的隱秘呢,真可謂一本奇書無疑!
至於冬秀擔心的文筆問題,在李伯元看來卻是恰到好處,正符合現今推崇的白話文趨勢,而且文筆流暢、用詞嚴謹,那些詩詞典故縱然能增加文章的美感,卻也可能會壞了整體的構局,而且直白淺顯的語句,正好方便更多人閱讀,君不見那《京話日報》就是憑藉其通篇的通俗北京話而贏得了大批讀者,成為全國屈指可數銷量過萬的報刊麼。
他們《繡像小說》原本致力於使用簡單明瞭的插畫來開啟市場,使更多人能訂閱報紙,從而起到教化民眾、開啟民智之功效,只可惜收效甚微,那有限的幾幅插畫到底不如文字更能吸引人、打動人,這篇小說可算是騷到他們報社的癢處了,真可謂一陣助力的東風啊。
第25章 稿費
“好好好,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