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息的繼續歇息。

大揹簍嘴上層的柴火掀開,裡頭是青山空間偷渡的南瓜、絲瓜、茄子帶土帶根秧苗,以及那一株野生山葡萄,挨著支架將他們挖坑種上,澆嫩苞谷泡過的水,最後藉助粗麻繩引藤上架。

別看這些步驟數句話能說完,但她做得過程裡磕磕碰碰,削這裡減哪裡,初次經驗嚴重不足,短腿短手優勢難補。

能夠完成,絕對有幸運成份,連大黃都用嘴幫忙叼過竹架。

看著微光禿禿的醜葡萄架,以及旁邊奄奄的綠秧苗,甜妹兒心裡卻美滋滋的,扯著大黃的耳朵,一陣顯擺道:“大黃!瞅到葡萄架沒?以後會長出滿滿的紫葡萄、大南瓜、絲瓜……你可不許瞎搗亂!”

要是沒有長活,她再重新挖出來,總之,一定變成綠油油一片。

對於後院的葡萄架,夏老爺子板著面孔,嫌棄道:“跟雜草差不多,還佔地兒。”

甜妹兒把工具整合一堆,被葉爸爸接回家,大黃狗扯著夏老爺子的褲角,來到雜草鋪地一處,將草掀開一看,地理歪歪斜斜寫著:師父禮!

“字太醜!”

**

金秋九、十月,空空蕩蕩的庫房,送進去一堆一堆的糧食,稻穀、紅薯、洋芋、苞谷、小麥、蔬菜等等,被堆放的整整齊齊。

曬穀場上,從田裡收割起來的稻穀有許多雜物,比如癟粒、雜質、秸稈屑,僅用‘九齒釘耙’或者人手工,弄不乾淨還費精力,最後一步驟——風谷車。

一袋袋曬乾的稻穀放到風谷車頂端的梯形入料口,再轉動搖柄,飽滿的穀粒從前面的漏斗流出來,穀殼癟粒則從後面飛了出去。

顆顆充實、粒粒飽滿的穀粒留下,散發出誘人的清香,一袋又一袋,被裝進生產隊糧倉,用木板做隔空蹭,好好封存起來。

看著稻穀入倉,再苦再累的經歷,都化成滿滿的幸福。尤其是村民們吃到一小碗香噴噴的新米粥,是大傢伙親手種植的,彷彿帶著陽光氣息,暖胃暖心。

村民們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在那幾天,村裡三姑六婆的矛盾忽然減少。

葉家自留地的紅薯也收進隊裡糧倉,如今‘自留地’的存在有點尷尬。裡頭產糧,按照規定是隊裡的,但地還沒來得及回收。所以村裡有人種有人不種。

也有人小聲議論:

“聽說第六生產隊,當初地全部上繳。那些不肥沃的土地也全都放棄,如今雜草叢生,不像咱們村,把它留給咱們。”

“這不,好多隊都沒有自留地。只有隊裡地與遺棄地,張隊長聽老人們意見,絕得這些小地,窮一點差一點小一點,不如隨村裡折騰,哪知道有大食堂吶……”

“那是因為碧山鎮地多,你去童家鄉瞅瞅,地裡全是石頭塊……。”

對於這地,葉老爺子抽著葉老三的屁股,讓他與大哥二哥,一起把紅薯種上,野芋頭也是,至於季節問題,管那麼多,能收多少是多少唄!

碧山村主糧紅薯也熟啦!

對此稻穀產量,相當壯觀。在碧山村所處地區,產量最高的是紅薯,苞谷洋芋也不錯,然後是水稻,最少的是小麥。

圓圓的、憨憨的、凸凹的、雙胞胎三胞胎的紅薯,被一個個挖出,放倒竹筐或麻袋,全部堆滿,再一筐一筐抬入糧倉,一袋一袋,堆得整整齊齊,佔據小半倉庫。

哪怕是三歲小孩,那種成就感與喜悅感,難以用語言描述。

而且,小樹林的土地廟舊址的地窖,也在滿滿擴大,考慮到公糧一事,張隊長將紅薯、苞谷、大米、洋芋、稻穀、泡菜,主食副食,都儲存一部分在地窖。

然後將糧倉劃分兩區域,自己村的,需要上交公社的。包括豬、鴨、雞、鵝、魚等肉糧也一一點清楚。

村人們要是抱怨伙食,羨慕鎮上的食堂,可以去倉庫裡頭看看,莫非他們想吃掉‘紅心糧’?如此一來,大家不在惦記著大米白麵,對於紅薯苞谷洋芋等雜糧,也吃的津津有味。

尤其是看碧水村碧土村食堂飯菜也變簡單,而且味兒還不如他們,這時候就知道好的炊事員重要性。

“還是咱們村好,過年有肉吃,聽說碧水村今年不殺豬。”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日子要先苦後甜,過得才有滋有味兒。”

因為差距過大,每天村口,都有老婆婆老太太等,在它們倆村鬧騰,撒潑、打滾、哭豪、下跪,碧山村看得直樂呵。活都能幹得快一些,有對比才能有幸福感啊!

在以往的農忙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