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部分

舅換上灰色的補丁棉衣,鞋子換一雙,像是附近來的村民們,他們用圍巾擋著臉,揹著揹簍,拐七轉八,往彎彎曲曲的小巷子深處走去。

每逢週末,從傍晚到黎明,黑市都有人擺攤,熱鬧有,提心吊膽有。

經不住驚嚇、尋求穩妥的人,只能把糧食東西賣給二手販子,擺攤賣東西的風險更大,賺的錢多,被抓走的也不是沒有。

黑市裡面賣東西給二道販子便宜,買東西卻特別貴。按照黑市價格,玉米一斤四毛錢多到,豬肉一斤在一塊五上下。供銷社裡的商品也不多,芝麻餅一斤在七、八毛左右,還得加兩張糧票才行。

兩人來到一間普通的磚石瓦牆前,院前門掛著一盞紅燈籠,門口排著長龍,都是灰撲撲的打扮,揹著挑著提著簍框,在昏暗燈光下,也看不太清楚誰是誰。

就算看清楚,也不會說出來。

“來幹哈子?”

守門中年漢子問一句本土方言。

在同一市同一區縣,土話也能聽出區別。

葉爸爸裝啞巴,王大舅笑道:

“進去瞅一瞅。”

看著那一個沉沉的揹簍,裡面貨物應不少,守門中年漢子難得微笑,還給兩人指路,哪個方向的二手販子更‘厚道’一些。全部都黑,看哪個黑得漂亮一點?

王大舅拱手謝過,扯著葉爸爸進入院門,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

巷子裡,總共八、九間房子打通成為一大間,院子連著院子,房子擠著房子,牆靠著牆,彎彎曲曲比巷子還迷。

它面積很大,故意修得跟迷宮一樣,進口雖只有一個,卻有少說二十個黑漆漆出口,特別方便帶貨逃跑。

只要你對它熟悉。

裡頭擺攤賣的人,大多數都是販子,普通人擺攤說話都哆嗦,不清楚價格,也怕胡亂報價壞此地行情。

“你別看著他們家裡頭富點,白天過的隨意,但混這口飯吃也不容易,天天提心吊膽,尋常人是做不得的,還是安安心心種地或幹活比較好。”

這些販子半數都不是本地人,流動的,天天在全市的縣城跑,用的就是獨輪車,睡的是馬車房,幸苦著呢!

王大舅明顯熟悉此地,常來換糧換票,他領著葉爸爸直接去東南方向地盤,在一牆轉角處,見到一四十歲左右普通大叔。

“這位大哥,前些天李大哥跟我介紹,你這價格最公道,看著能不能換點買點賣點吃糧?”

在種花家,姓李的一抓一大把。

其實王大舅不認識此人,直走是因為顯得‘有熟人’,問這句話全是為攀拉關係。

普通大叔咧嘴一笑,露出兩顯眼齙牙,點頭附和,“兩位大兄弟,你們算是看對人,我老劉從不轉黑心錢。”

葉爸爸:……您只在黑市賣。

貨物先不不亮出來,兩人開始你來我往試探價格。關於大米、玉米、紅薯、小麥、鹽巴、山鼠肉、麻雀、鹹魚、野雞、糧票鹽票糖票副食票……天南地北,瞎扯一通。

瞎扯中,都是聰明人,雙方基本摸清出對面要買啥換啥,對面有啥。若是雙方皆有心動,再針對價格,唇槍舌戰。

談得攏,皆大歡喜,轉去另一地交換生意。

談不攏,沒關係,再換下一家繼續談。

那種不常來黑市的老熟人,聽說話語氣就知道,最好下手,一定吃虧。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終於懂過年為啥仙女們很忙,家裡來來客人,一定要出去溜溜人兒,我還不如假裝睡覺呢!

繼續碼字,安安靜靜的寫。

晚上用算消停。

**

三姑六婆七大嬸嬸,總喜歡問,幾歲啦,在哪裡工作,多少錢一個月,有沒有男朋友,啥時候結婚,孩子啥時候生,要不要給你介紹一個?

?????

那隔壁誰誰誰,跟你一屆的,前年就結婚去……,二胎都生啦!

葉子瞅著某出櫃的長輩心癢癢……男女不限,可惜都找不到,摔摔摔!!!!!

**

第140章 返程與乞討

“劉大哥; 這大米六毛一斤肯定太貴啦; 你這嘴裡不說個實誠價; 咱們也沒法子交易。我可是買得不少哩!”

“大兄弟啊!現在做生意不容易; 處處糧食漲價; 村民們有點餘糧都上交大隊裡,我這絕對是實誠價!”

燈光晃晃悠悠; 黑市裡這裡一群; 那裡一簇; 牆角屋簷下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