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宮裡吃年夜飯。

看著多開心啊。

黎隸笑容頓時燦爛了,燦爛的一些人腿肚子都在打顫,之前因為一些人的蠱惑有些動搖的心立刻就搖晃了回來。

黎隸在當初四面楚歌的地步,都能當上皇帝。現在漢王的段數夠他看嗎?太子地位這麼穩固,哪有可操作的餘地?他們可不想和平王一樣,去給先皇守靈。

大晏朝封王的封號都是按照封地來的(雖然那地方並不歸他們管),獨獨平王的“平”字不是地名,可見處境之悽慘。

黎隸讓他活著,可不是因為心軟。

黎隸還不知道自己心血來潮,有了這麼份額外效果。

不過即使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對於這群手下敗將,黎隸只會說,隨便蹦躂,朕不是針對你,而是在場的各位,都是垃圾。

........................................

這年三十的宴會是宮裡私宴,男女也是分開坐的。

皇帝陛下右邊坐著和他同姓的,左邊坐著和他不同姓的。

按照尊卑排序,右邊是太子,左邊是凌梧。

黎膺很不高興。

顯然他哥給他出的解決方法並不合他心意。

他想跟凌蔚兩人一起過年,不是跟著一大幫子掃興的人一起過年。

還好皇帝陛下也不願意和這些人一起過年,吃完飯之後就把人打發走了,男賓只留下凌蔚黎膺,女賓只留下常樂公主。

凌韞夫婦回去照顧他爹,不讓他在常樂公主不在的時候出什麼么蛾子。

凌韞對他爹已經神經過敏,草木皆兵了。

凌蔚和黎膺終於可以在一起過年——雖然身邊跟了一群小朋友,成年皇子已經回自己府上,太子死皮賴臉表示他還小還沒成家於是留了下來。

而常樂公主被劉皇后留下來,則是商量太子妃的人選。

劉皇后並不想在孃家選人,在她看來,盛極必衰,一家不能出兩代皇后,甚至皇妃都不要出,這才能讓皇帝放心。

這家裡的前途是男人打拼出來的,而不是掛在女人裙帶上的。

劉皇后為人謹慎,不但孃家姑娘不要,和孃家沾親帶故的——比如姻親家,也是排除在外的。

常樂公主雖然認為劉皇后太過謹慎,但小心駛得萬年船,劉皇后能受皇帝陛下信任如斯,說不得就是因為這份謹慎。

況且常樂公主也認為,這家中榮耀不是靠著女人吹吹枕頭風就能來的。

除了劉家和劉家的姻親,太子妃的選擇面就狹窄了許多——劉家和劉家的姻親都是很靠譜的,家中也有許多教養良好的好姑娘。

太子妃的人選不好選啊。陛下正在打擊世家,那麼太子妃肯定不能是一等的世家之女。但太子妃家中沒些底蘊,又會丟太子的臉。所以只能在已經轉型為勳貴的世家中選。家中既要有底蘊,又要一顆紅心向著陛下,不能有世家那副怪脾氣——劉家就很不錯,可惜劉家是劉皇后孃家。

除此之外,太子妃的孃家還得省心,但家中子弟又不能太沒用。太子雖然不需要太子妃孃家的幫襯,但太子妃孃家也不能給太子拖後腿。哪怕清貴之家,子弟未做官但有才名有清名,也是可以的。

符合這些條件,還得有適齡的嫡女,選來選去,劉皇后和常樂公主只選出三家。

一是程家嫡女。這程家就是凌韞妻子程鸞的孃家。程家雖說前朝沒落過一段時間,但靠著跟隨先帝打天下,恢復了以往的榮耀。不但底蘊深厚不輸於其他世家,也是鐵桿的皇黨。不若如此,常樂公主也不會選擇程鸞作為長媳。

第二,則是鄧家嫡女。這個鄧家和常樂公主也有關係,乃是凌蔚師孃鄧晴孃家。鄧家雖是勳貴,但那鄧家嫡女的母親陳氏卻是世族嫡女,出嫁前出嫁後的名聲都非常好。她教養出的女兒,怎麼也不會差。

第三位寧家嫡女,常樂公主就不怎麼熟悉了。但凌蔚卻是熟悉這一家的。那寧家,就是和緣分不淺的寧賢將軍家。皇帝肯重用寧賢,自然寧賢一家一直是跟著皇帝走的。寧賢家也是世家,不過在大晏建國之時出了些岔子,一幫人支援前朝,寧賢這一脈支援先帝。後來先帝獲勝,寧賢這一脈自然就成了本家。

因這個關係,寧家雖說是世家,但發家史和勳貴也差不多了。

這三家的家風底蘊以及政治立場都是合適的,剩下的就是考核三位女子,哪一位更優秀一些了。

疼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