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備給衛知府起了個外號,他覺得衛知府就是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
“上樑不正下樑歪,李賤種,我女兒得的是肺癆,什麼髒病,休要破汙水!”
深夜,周圍寂靜無聲。
兩個瀘州有頭有臉的人物,在守備府的門口罵街,聲音傳出去老遠。
衛知府的目的,就是發動輿論,與其遮掩,不如讓流膿的傷口在日光下,人盡皆知,以後真相大白的時候,他才能站住腳。
又不是衛子纖的錯,為何要偷偷摸摸的?
反正知道的人夠多,讓他們在暗地裡猜測,還不如大大方方地說出來。
從前瀘州城有謠言,衛家人保持沉默,所以有心人半信半疑,就算是平頭百姓,也不能受此等的閒氣,莫非真是衛家小姐不檢點?
他們從心裡上是不相信的,不過衛家態度可疑。
如今,衛家人站出來說話,百姓們全部轉移陣地,李守備的城防軍為非作歹,搶奪百姓們的東西,而衛知府不同,清正廉潔。
對比之下,高下立現。
李公子夜夜笙歌,有目共睹,而且伺候她的花娘,在前段時間憑空消失,有人說贖身了,也有人說染上髒病,死了。
衛府和李家僵持不下,衛知府不肯讓步,堅持義絕,李守備心虛,最後提出讓二人和離。
和離是最差的辦法,李公子染上花柳病,全身潰爛,明顯是不久就要嚥氣的模樣。
要是李公子死了,更有一場口舌官司要打,而且眼瞅著離八月十五越來越近,不能再耽擱下去。
就在莫顏糾結之時,事情發生了轉機。
八月初八,瀘州飄著濛濛細雨,街頭巷尾卻很熱鬧,百姓們採買中秋的吃食和酒水,順便談談瀘州城最新八卦。
“你聽說了嗎,南平王妃愣是沒離開,真是個重情義之人。”
不管衛子纖是不是被潑汙水,名聲有損是事實,聰明點的早就不承認有這樣姐妹,可王妃不同,竟然願意留下來。
百姓們不認可她的做法,卻打心眼裡佩服。
“可不是咋的,南平王妃,心地良善,也就是她,否則誰能配上南平王?”
眾人議論紛紛,覺得有道理。
既然是王妃的好姐妹,衛家女自然差不了,那李家太不是東西,行事張狂,為了小妾的庶子,作踐正妻和嫡子,早晚有報應。
“可惜了那兩歲多的小公子……”
大戶人家彎彎道道太多,眾人七嘴八舌,對衛子纖同情的佔大多數。
莫顏戴了面具,正和祝神醫在藥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