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的態度。
“妹妹慎言,若是被太太聽見恐怕又要生出一場事端來。”雲姨娘趕忙說著,“咱們都是老姐妹,在太太身邊多年知道太太的性子。”說著四下裡瞧瞧,背對著門窗朝著崔姨娘擺手,示意她隔牆有耳不要再說。
“姐姐是太太身邊的丫頭,待在太太身邊最久,也最小心謹慎。這個家裡還不讓人說實話了?姐姐怕,我可不怕!就讓那些爛嘴巴的小蹄子去告狀,到了太太跟前我也是這樣說。”崔姨娘看見雲姨娘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覺得她是被太太嚇破膽了。大不了被責罵懲罰一頓,她這個時候不站出來說話,幼儀將來越發的吃虧。
眼下太太不惜傾家蕩產的陪送玉儀,輪到幼儀豈不是連毛都沒剩下?
“若是我說,就該去老太太跟前分爭分爭,這後院總不能太太一手遮天。”崔姨娘越說越激動,那些話唬得雲姨娘臉色大變,一把就捂住她的嘴巴。
“妹妹,你想死別連累我!”雲姨娘這些年在太太跟前,深知太太的手段。若不是有十足的理由,太太怎麼敢
足的理由,太太怎麼敢如此行事?若是老太太想管,能管,恐怕早就出聲了。這崔姨娘還不是一般的愚蠢,四姑娘在老太太身邊,有動靜能不知會她?莫非,她這般肆無忌憚是得了某種暗示?
不管如何,雲姨娘都不想摻合進去。眼瞅著韻儀就要及笄,婚事肯定是太太做主,這個時候得罪太太,豈不是白白隱忍了半輩子!
還不到半個時辰,這些話就都傳到了封氏耳朵中。封氏氣得臉色鐵青,把崔姨娘喚過去狠狠訓斥了一頓,罰她在小佛堂面壁思過,沒有封氏的吩咐不能出來。
既不打也不罵,可這個懲罰卻不輕。沒有具體時間限制,也就是說,只要封氏不言語,崔姨娘就別想從小佛堂裡面出來。
崔姨娘豈能在小佛堂裡待得消停?她找人給幼儀送口信,讓幼儀想辦法把自己弄出去。
幼儀倒覺得她在小佛堂裡修身養性是件好事,既然自己跟她說不明白,就讓佛祖點化吧。
安家那邊挑了好日子把聘禮送了過來,大樟木箱子整整裝了二十多箱,擺了滿滿一後院。封氏看著聘禮單子,一邊讓錢嬤嬤登記造冊,一邊開啟箱子具體檢視裡面的物件。越看封氏越滿意,不愧是有根基的書香門第,聘禮貴重又不落俗套。她們家知道玉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聘禮裡面竟然有一張上好的古琴,用白玉雕刻而成的棋盤、棋子,出自名師的書畫。
風雅名貴不說,關鍵是對玉儀上心,這可讓封氏歡心。看樣子安夫人對玉儀十分滿意,不然也不會這般精心的準備聘禮。封氏之前的擔憂一下子就沒了,臉上的笑意越發多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兩家商量一個好日子成親,太子娶側妃是下個月初六,她們肯定要排在後面才行。
可不等日子選好,安府的老太爺竟突然去了。
原來,安府老太爺年輕時候騎馬摔傷過,從此就落下了病根。最近幾年上了年紀,更是常年臥床。他聽說孫子馬上要成親,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烈酒。等到早上丫頭髮現,人早就斷了氣,具體時辰竟不得而知。
安家趕忙給老太爺辦喪事,眼下金府跟她們是姻親,自然要幫忙。金老爺在外面幫著張羅,封氏每天起早貪黑去安家幫忙。等到安老太爺的喪事辦完,封氏也累得倒下了。其實她不光是身體累,主要是心裡不舒坦。安家和作為孫子要守孝三年,玉儀已經十五,過三年就十八了。
早知道這樣就不答應這門親事,免得浪費玉儀的青春。姑娘家有幾年好時候?可眼下事情已經定局,全然沒有悔婚的道理。好在這門親事是天作之合,等三年就等三年吧。
只是玉儀已經是有婆家的人,不適合再拋頭露面。往後的這三年,她只能待在府中學習為婦之道,女紅針線。好在金家姐妹不少,不至於太過無聊。
沒出幾日,到了太子娶側妃的好日子。雖然不是真正的大婚,可畢竟是太子的好事,內務府不敢疏忽,操辦的熱熱鬧鬧。
有了郝家之前的悲劇,眾人都拭目以待,不知道這次會不會再生事端。可惜,太子娶側妃一切順利,而且聽說二人琴瑟和諧。第二天進宮拜見皇上、皇后等人,二人攜手、相視,旁人看了都覺得恩愛。三天回門,太子更是親自全程陪同。眾人越發肯定了之前的傳聞,這二人是先看對了眼,難怪會如此情意綿綿。
☆、第一百零八回 安家姐妹
一轉眼就到了夏天,今年的夏天似乎特別的悶熱,每天待在房間裡不動彈還是一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