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晨學了許久都不會,原以為這個就是難學,沒想到丁芹一下子就學會了,心裡不免有些氣餒。馮鶯看在眼裡,安慰她:“你年紀還小,這些東西慢慢學總會學會的。你也不用特意去跟芹姐兒攀比,她原就比你大些,再者你們兩個個性不同所擅長的東西也不同。”
丁芹也在一邊勸道:“是啊,晨妹妹,我背詩詞文章比你就差遠了。”兩人這麼勸了半天,馮晨才高興起來。
馮鶯心裡一嘆,馮晨這個性要是生在大戶人家就算了,這小門小戶的天生就有些目下無塵的……看來以後得多讓她知道些人間疾苦。
比起馮晨來,馮鶯更加喜歡丁芹爽朗大氣的性子,這丫頭總愛說笑,平時很少見她臉上面帶愁色,做什麼事都透著一股青春洋溢的活潑勁兒,有了她,家裡的氣氛一下子就變的活泛起來,就連馮晨都被她傳染的多了許多笑容。
只是待到十二,這姑娘就有些待不住了,跟馮鶯說要回家,馮鶯勸她多住幾天,丁芹搖頭說:“不了,快要過十五了,娘每年都要做許多元宵,她自己的話根本就忙不過來,我回去多少能幫著打打下手。”
見她這樣孝順,馮鶯自然不好攔她,讓碧蓮把她的東西都收拾好了帶回去。丁芹見自己在這用的妝奩盒子都被裝在包袱裡,連忙擺手:“這個就放在這裡吧,以後我來的時候再用。”
馮鶯笑著拍拍她的手:“這個給了你了,你帶回家去用吧,只是以後再來的時候可沒有新的給你了,你還得帶著這個來。”
丁芹這才笑眯眯的收下,馮鶯又給了她一套筆墨紙硯叮囑道:“你的字還差的遠了,在這裡學的回去後還要勤加練習才好,下回來讓我瞧見你的字退步了我可是不依的。”
卻說丁馮氏正在家裡忙著滾元宵呢,突然聽到門口有馬車的動靜,她連忙擦了擦手就出去了,走到門口果然看見閨女正從馬車上下來。
娘倆這麼些日子沒見,丁馮氏自然是想念女兒的,只是嘴裡還是忍不住唸叨:“你這個臭丫頭還知道回來呢。”說完把閨女拉到身前仔細打量了一番,笑道:“在你表姐家裡待了這些天,瞧著白淨了許多。”
丁芹定定神,笑著給孃親納了個萬福:“女兒拜見母親,一別多日,母親一向可好?”
丁馮氏呵呵一笑:“好,好,這才有個姑娘家的樣子,看來在你表姐家裡也沒有白待這些日子。”
娘倆相見自有一番親熱之情,李樹兩口子把丁芹平安送到家裡,回去覆命不提。
對於即將到來的元宵節馮鶯心裡也很是期待的,聽說元宵節那天街上會有賞燈大會,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去看,前世沒有看過手工花燈的馮鶯對此也是十分期待。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熊孩子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自唐朝以來就是百姓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平時宵禁森嚴的傳統只有這天才會被打破。
可喜的是十三十四這天連著下了兩天的雪到了十五這天突然就停了。比起馮鶯自個,幾個小廝丫鬟想去看花燈的念頭更甚。元順兩個一天往街上跑了無數次,一會是開始掃雪了,一會是開始掛燈籠了,總之來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讓馮鶯覺得真不讓他們去看花燈的話會是一個極大的罪過。
到了十五傍晚,馮鶯幾個一早就吃了湯圓,然後打扮停當了,天剛擦黑的時候就出門去看花燈了。因為離得近,一行人也沒坐馬車什麼的,就走著過去。
房嬤嬤年紀大了不感興趣,老孫頭和李樹兩口子也怕冷不想出來,於是馮鶯便帶著碧蓮和一眾小傢伙們來到街上。出門之前她不住的叮囑幾人:“待會去了街上一定要跟緊了,不能亂跑,小心拍花子的。”
等到了街上,看到那些穿梭在人群裡三五成行計程車兵,馮鶯突然覺得心裡安穩了許多。
雖然天才剛開始黑,但是街上已經是人來人往,道路兩旁掛滿了各種顏色款式的花燈,聽說最高最大的燈臺紮在城門樓那裡,大家都湧著往那邊走去。馮鶯一行也不由自主的跟著人群往前走。
一路上除了花燈,還有各種賣湯圓小吃和小玩意兒的攤子,馮鶯給長生兄妹倆一人買了一盞花燈,自己也提了一盞荷花燈在手裡。這荷花燈是用粉色和綠色的紙做的,不知道用了什麼染色技術,那紙張顏色由淺至深,做成花燈後遠遠看去就跟真的一樣,十分逼真。
馮鶯提了這盞燈在手裡,彷彿找回了孩童時代那種純真的愉悅。
她一時間有些失神,正好腳底下不慎踩到一顆石子,一時不備之下就要跌倒在地。馮鶯閉上眼正準備和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