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著給關氏行了禮:“給您老祝壽了,祝您福壽綿長、富貴安康。”
關氏笑著讓她起來:“借你吉言!你今兒能來,真是讓老身打心眼裡高興,我還以為你心裡生我的氣今兒不來了呢。”
馮鶯掃了一眼站在關氏身側的錢氏,臉色不變的回道:“您真是說笑了,那天的事不過是我跟二奶奶兩個小輩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要是為了這個就不來給您老祝壽可就是我的不是了。”
說完,看向錢氏笑道:“我年輕,性子莽撞,要是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二奶奶千萬要多多包涵。”
看著她的笑臉,錢氏想起自己那日被甩的兩個耳光心裡還是恨的咬牙,只是她如今心裡有所算計,因此強撐著笑顏回道:“妹妹說笑了,咱們都是一家人,一點子小事我怎麼會記在心上呢?”
呵呵,是嗎?不過就算是你忘了我也會記得的。馮鶯在心裡默唸道。
錢氏倒是想再找機會跟馮鶯套套近乎,只是自從馮鶯進來後便源源不斷的有新客人從外頭進來,讓錢氏無暇到馮鶯身邊來套話。馮鶯轉身跟著丫鬟去了年輕媳婦和小姐們待的地方,這裡面的人她一個也不認識,因此便只是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喝茶看戲。是的,對她來說這屋子裡那些小姑娘或者小媳婦們各種攀比炫耀可比後世的電視劇要好看多了。
馮鶯以為自己是在看別人的熱鬧,殊不知旁人也正在偷偷的看她呢。畢竟今兒來的都是程家的族人和親故,對於元宵節她和郭氏的那場矛盾或多或少的都有所耳聞。不過,郭氏在程家一向不得人心,所以大家對於敢打郭氏耳光的馮鶯,多數還是抱著好奇和欣賞的姿態的。
先不論長相,眾人見馮鶯氣質文雅,都不敢相信她真能打過郭氏,於是都在那裡低聲議論起來。馮鶯坐了一會便覺得氣氛不大對勁,怎麼大家的眼光都朝自己這邊投過來了。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便聽到坐在自己右側的兩個小姑娘在那裡嘀咕:“哎呀,你看,她喝茶的動作真優雅,舉止真文氣!坐在那裡就跟幅畫似的,二奶奶真是被她打的?不會是看錯了吧?”
另一個小姑娘肯定的回道:“不會看錯的,那天晚上我家的一個婆子正好瞧見了。她也說當時的場面很讓人吃驚,眾人都覺得這個馮娘子看著文文弱弱的怕她吃虧,沒想到她動起手來毫不含糊,一腳就把那郭夜……二奶奶踹倒在地,‘啪啪’接連好幾個耳把那個二奶奶打的跟個豬頭似的。”
前頭那個小姑娘說:“剛開始聽說這事的時候,我還以為能打了二奶奶那麼潑辣的人肯定是個比她還兇悍的潑婦,實在沒想到是這麼嬌滴滴的小娘子。”
這話被馮鶯一字不落的聽到了耳朵裡,馮鶯心裡無奈的苦笑:沒想到自己如今也是“兇名在外”的人了,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尖叫
不過她也就是略微惆悵了一下下,不一會,周太太就過來找她了:“我在那屋裡轉了一圈沒看到你,原以為你沒來呢,聽她們說起來才知道你在這屋裡。瞧瞧這一屋子小姑娘,誰把你領這兒來了?”
馮鶯笑道:“丫鬟可能是帶錯地了,不過我覺得這屋裡待著挺好的,都是些花骨朵一般的小姑娘,看見她們一個個含苞待放的樣子,我便覺得自己也年輕了許多。”
周太太一邊拉著她往外走一邊笑道:“說的跟你有多大似的!”
跟著周太太到了另一個屋子之後,馮鶯發現這屋裡不管年紀大小,都是婦人裝扮,心裡明白自己剛才待那個屋裡確實不大合適。
有那跟周太太交好的婦人問:“呦,周姐姐怎麼出去一圈就領了個這麼俊俏的小媳婦進來?我記得你那兒子還小呢,這是誰家的媳婦兒?”
周太太笑道:“這是我家伯爺的侄女兒,就是年前剛從京城回來休養的表姑奶奶,馮娘子。”
屋裡的眾人聞言,都把目光聚焦到馮鶯身上。對於馮鶯的名字,她們也算是久聞了。
不同於小姑娘眼神的好奇和欣賞,這些中青年的已婚女子投向馮鶯的目光就複雜多了:有不屑的有懷疑的還有探究的,總之令人不喜的目光佔了大半。馮鶯不由的拿出在大學演講時的氣勢,才堪堪沒有在眾人的探究中落了下乘。
程家的親戚有許多也是伯府的親戚,這些人可不是各個都家大業大的,不少是靠著伯府的勢力謀些營生,見周太太對她頗為尊重,便知道馮鶯在伯府應該是頗有地位,因此對馮鶯也十分的客氣熱絡。又有周太太從中引見,一小會的功夫馮鶯就認識了不少的太太奶奶。
周太太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