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姐姐說的對。可我還是想知道,你怎麼就那麼堅定呢,當年你也那麼小。”皇帝氣喘吁吁的問道,柳娘只比皇帝大兩歲,算虛歲也只是四歲,怎麼就能輔佐他,代替他與朝臣、宗室抗爭,扶正了傾頹的大明江山。
柳娘半抱起皇帝,喂他喝下一些吊命的參湯,這已經是皇帝的最後時光,不怕參湯大補,壞了根基。
“大約是勇氣吧。”柳娘不甚肯定,“當年那樣的局勢,我不站出來,誰能頂起這天。世人只看到我悍勇,殊不知我夜夜設想後路。我做過十多份遷都計劃,把都城遷到南京,送你和母后過去,把北方這片疆土留給滿人、農民軍和武將世家,三方牽制,不會對南方的你造成威脅。吳三桂是我曾經挑中的武將世家代表,你卻把他馴做孤狼。孫承宗是我準備的定鼎之臣,他的孫女終究入了你的後院。而定光是我為你量身定做的刀,定光為人忠義,知恩圖報。到了江南,你用他掃清一毛不拔計程車紳,抄家所得軍費足以抗擊南下軍隊。不論是誰站在你的對面,都不如你擁有大義,你比任何人都名正言順。等到事情辦完,再殺了定光平民憤官怨,江南盡掌手中。南宋不就是靠宗室南遷,靠著長江天險再續百年王朝氣運?”
“姐姐呢?”
“我是不能受委屈的人,過不了劃江而治的憋屈日子。城破之日僥倖不死,定化做散兵,戰至最後一滴血。”柳娘平鋪直述,話卻鏗鏘有力。
“我不如大姐姐……”皇帝嘆道。
“不用著急,小六很好。繼承了你和弟妹性子裡好的那部分,天生的殺伐果斷,正該為人主。”柳娘不甚有誠意的安慰道。
皇帝看了看門外窗戶上的影子,笑問:“大姐姐就不怕定光聽到?”定光已經接替高啟潛、杜勳等人做了司禮監太監,他年輕受封,一做就是多年。且他習武出身,耳聰目明,站在門口足以聽到皇帝和柳孃的談話。
“你以為我為什麼賜他鄭姓?”定光一直知道自己肩負的使命,只是蒼天有眼,沒讓事情演變到那一步。
皇帝長嘆,任何手段,曉之以理也好,動之以情也罷,都如泥牛入海,沒有效果。他多年不與大姐姐正面交鋒,如今一試,終究一敗塗地。努力了一輩子,依舊沒有超越她。
皇帝現在真的放棄了,輕拍床板,這是約定好密室中人退出的暗號。皇帝嘆道:“朕無憾矣。只是不知後世如何評定朕的功過。”
“陛下一生誅權臣、平黨爭、改宗室、寬流民,賑濟百姓,振興百業,抵禦滿人南侵,功績赫赫,今人不敢忘記,後人亦會銘記。”
“朕無憾矣。”皇帝枯瘦的手握在柳娘手中,慢慢變得冰冷。
柳娘又一次見證皇帝的死亡,人間至尊死亡的時候,煩惱不比常人少,憂慮更比凡人多。
定安帝三歲立為太子,八歲參與朝政,十五歲登基稱帝,御極十三年,享年二十八歲。英明之主壯年而崩,天地縞素,山河同悲。
太子朱和坻靈前繼位,次年改元大盛,由鎮國大長公主輔政。
柳娘以為自己一輩子能歷經三朝帝王已經很了不起了,沒想到從小由她精心教養、完全繼承她政治思想的朱和坻依然沒逃過大明皇帝壽命不長的慣例,在位四十五年就去了。
他長久的當政讓大明經濟平穩快速發展、文化交流頻繁、百姓安居樂業,大明從他開始進入了盛世。他的祖父十分倒黴,接到一個爛攤子,氣得病倒在床。他發父親是開拓之君,可就當時那個破破爛爛的底子,光補漏洞就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只有朱和坻運氣夠好,他的祖父、父親為他打好基礎,他看似輕輕鬆鬆就把國家領上了高速發展的強盛之路。
朱和坻去世的時候,柳娘已經七十五歲了,滿頭銀絲、滿臉皺紋,可她的脊背依然挺直,眼不花、耳不聾,手中的沉香木鳳首柺杖,與其說是用來幫助走路的,不如說是增添她的威儀,襯托她的氣度。
柳娘又握著朱和坻的手送走了他,他比他的父皇灑脫,臨終時沒有那麼多問題。只是依舊有些話不能對妻兒臣下說,只能說給這位姑姑聽。
新繼位的皇帝已經三十多歲了,並不需要柳娘輔政。可新帝依舊恭敬的扶著柳娘,微微低著頭,聽從她的教誨。
柳娘站在乾清宮門口,望著天邊火紅的晚霞,心想,希望我不要再見到下一個皇帝駕崩。
第131章 番外1擇親記
定安三年; 皇帝招鎮國公主入宮; 商議其婚事。
“不是說好了我不成親嗎?怎麼突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