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疑惑,她找錯地方了?
宋知夏要找的是大規模私造錢幣或兵甲的暗坊,軍營明顯不符合她要尋找的目標,宋知夏發現自己找錯了,就打算儘快離開了,她的時間很寶貴,得抓緊時間去找暗坊。
宋知夏正打算悄悄地遠離軍營,突然間,一陣山風吹來,一股熟悉的味道衝入了宋知夏的鼻間。
銅鐵廢水的味道。
宋知夏心神一凜,這山風是從軍營的方向吹來的,暗坊的位置是在軍營的另一頭?
身隨心動,足下一轉,宋知夏繞著軍營跑了起來,往山風來的方向飛躍而去。
山風都是飄乎不定的,只颳了一陣便沒有了,好在宋知夏的速度快、鼻子靈,在山風停止之前便鎖定了方向,沒有錯漏了線索。
銅鐵廢水的特殊味道指引著宋知夏來到了一處山凹處,那裡有一個明顯是人工開鑿出來的山洞,山洞口插著幾根火把,火光明亮溫暖,照耀著進進出出的人們。
宋知夏神色肅凝,這處山凹離軍營很近,不過是一里左右的距離,絕對是在軍營的巡視範圍之內,可見這個山洞與軍營必定是一體的,只是不知道這山洞是軍營特意開鑿出來做些特殊的事體呢,還是因為發現了這個山洞的特別,比如發現了礦脈,而特意設立了這個軍營。
既然銅鐵廢水是從山洞裡流出來的,山洞又是與軍營一體的,那麼要堵住銅鐵廢水就得與這處軍營協商,邏輯線是這樣的,但是能不能辦成,這又得兩說了。
若是這處軍營是州府所轄,倒是無礙,明石先生可以手書一封呈給州軍主將,讓他協理一下便是了,但若這處軍營並不是朝廷所轄的軍營,而是私軍呢?
想到這點,宋知夏的神色更加肅穆了,若真是私軍,於府的人要是找過來,私軍便知道他們的秘密暴露了,那麼接下來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必定是殺人滅口,把尋過去的於府人都給殺了。
要是想的再深一點,若是私軍的心足夠狠辣,想要斬草除根,他們極可能會佈下一個城外有山賊的假局,把於府人被殺一事推給山賊,於府人肯定會向官府報案,官府會向州軍主將調兵剿匪,兵匪相遇,私軍會假意敗退,然後就會在某一夜突然出現在安州城,以報仇的名義屠了於府滿門。
這一系列的事情做下來,城外深山中的暗坊秘密就會被抹得乾乾淨淨,暗坊可以待到風聲平息之後繼續在這裡營造下去,也可以另尋它處營造,至於於府滿門被屠之事,只會成為山賊復仇的一個故事一個談資,真相從此被隱瞞,再也無人知曉。
不能說宋知夏的這一番推測是憑空亂想、胡亂猜測,前世入了秦、王府後,宋知夏聽說過不少陰私,比如假借山賊之手殺了主母和嫡子,庶子得以繼承家業的後宅故事,比如朝堂黨爭,其中一方高官在城外踏青遊玩時被刺客刺殺當場身亡,另一方由此得利,佔據了朝堂主位的前朝舊事。
後來隨著秦王登基,宋知夏入了後宮之後,聽說的故事就更多了,比如前朝時某位被稱為罵王的御史大夫,他可是罵退了好幾位官員,後來他所依附的宰相被鬥倒,他趁著還未被清算,立時辭官歸鄉,可惜仍舊死在途中,說是遇到了流匪被綁了撕票,這件事在當時可是一樁大案,可當地官府到最後也不過是抓了幾個流民斬首示眾而已,但誰會真的相信這樁大案是那幾個流民做下的呢,不過是演戲給瞎子看罷了。
有這麼多舊事做為前例,宋知夏怎麼敢冒險讓於府人尋過來,肯定是不行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打草驚蛇,讓暗坊自己先關了,軍營也另找身份遮掩了,這樣於府人再尋過來也就沒事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此時此刻,最最首要的任務是,弄清楚這處軍營,到底是州軍所轄的軍營,還是私軍,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做法,若是私軍就得由她來想辦法打草驚蛇,讓他們先收斂起來了。
時間緊迫,明早說不定於府就要派人出城尋找了,以他們的速度,再晚也晚不過三日,因為再遠的話廢水也不會流進安州城,流進於府內,所以她得快點弄清楚這處軍營的身份。
宋知夏靜靜地趴俯在樹上,緊緊地盯著山洞口,尋找著合適的下手物件。
在等待了近一個時辰,山洞口外巡夜的人都在打呵欠,進出山洞的人也越來越少,且明顯都帶上倦色的時候,宋知夏動手了,她沒有隻向落單的人下手,而是直接把山洞口外巡夜的人都給打暈了。
宋知夏的想法很簡單,只向一個人打探情報的話,若是那個人有心隱瞞,那麼她打探出來的情報的真實性就要大打折扣了,若是問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