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讀書人都十分優厚,讀書人看到什麼不滿了,不管是民情還是地方政令,都可以當面斥言,甚至發文譴討,若是走上通識之路的讀書人,也就是大族族學和百年書院的學子,甚至可以直接上表,要求朝廷責令當地官府改正弊政,所以說,讀書人的權力是很大的。
其實張氏心底裡還有一句話沒說,“更何況阿毅出生宋家,宋家既是將門之家,又是侯爵之家,阿毅也算是高門子弟,他傲一些又怎麼了。”
張氏骨子裡還是偏疼自家孩子的,覺得自家孩子是最好的,阿毅出生好,又讀過書,有傲氣的底氣。
宋力剛聽了覺得極有道理:“是極是極,還是夫人說的是,是為夫我糊塗了。”宋力剛總認為宋勇毅就是個不聽話討人揍的兔崽子,不讓他操心已是大善,倒忘了這個兔崽子還是個讀過書的兔崽子。
“行,那就讓他跟著去吧。”宋力剛一言拍板,這事就這麼定了。
宋勇毅知道父親讓他跟著武舉隊伍一同進京的訊息後,樂得當場就蹦了幾蹦,太好了,他可以順道去見見長姐了,長姐之前的來信說,因著今年是大祭,皇上開恩,特許秦王姐夫開春後才去就藩,他正好可以趕在秦王姐夫和長姐離京前,與他們見上一見。
第72章 定主課
熱鬧喜慶的春節過後,緊接著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節了,上元節有觀燈和走百病的風俗,是一年中,女兒家難得的可以結伴出遊嬉戲、偶遇佳公子的節日,但是今年的上元節,武寧伯府卻過的甚是平靜,宋知夏更是連一步都沒踏出過二門,因為張氏嚴防死守,就怕宋知夏出了什麼意外,正月十七即是入讀雙梅書院的大日子,她不允許宋知夏出任何差池,觀燈被人擠了,走百病被人拐了,那可怎麼得了,所以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老老實實的待到十七,等到敬了聖賢廟,入了雙梅書院,成了聖人學生之後,再說其它。
正月十七終於到了,一大清早,天色未明,入眼還全是一片朦朧,宋知夏就被張氏給扯起來了,冷水帕子一激,宋知夏立馬就睡意全消了。
一起床,立馬沐浴薰衣,因著要入聖賢廟敬香,所以張氏嚴令宋知夏必須要沐浴一番,清清淨淨的去,但又因著這番沐浴,額外多花費了點時間,所以宋知夏最後只能草草塞了兩個糯米糰子,匆匆忙忙的乘車去了。
雙梅書院只允許學生進入,張氏將宋知夏送至書院門口,便只能離去了。
站在書院大門外,宋知夏再次整了整青色學子服的邊邊角角,確認儀表端莊齊整之後,方才邁步登上書院臺階,入了書院大門。
新生們全部聚集在聖賢廟外,自覺按考試名次排列位次,然後肅手靜默,等待聖賢廟的開啟。
宋知夏站在第六位的位置上,直直地看著前面的五位新生的後腦勺。
好歹也在書院待過三年,雖然不同班,但她還是知道前面站著的五位是哪幾人。
排頭第一名,賀嘉,國文班,寫的一手好公文,據說她寫的公文好到了被蔡家直接採用的地步,未及畢業已是妥妥的蔡家準媳婦,只看將來是要配給哪位兒郎了,不過賀嘉後來到底配給了誰,宋知夏就不知道了,那時候她自個焦頭爛額的,哪裡顧得上旁人的是非。
至於後面的第二、三、四、五名,宋知夏就不是很在意了,她知道這四位都是蔡家的表小姐,不過都不是多出彩的人,在書院裡都不是以文采出名的,而是蔡家最出彩的幾位小姐們的跟班,單獨拎出來根本不顯眼。不過,也許她們精通的是閨閣內鬥呢?身為跟班總該有點用處的吧。
宋知夏一邊侍立等待,一邊在腦子裡天馬行空的暢想起來。
進聖賢廟敬香是件大事,書院的山長與眾位講師們也都侍立在聖賢廟外,安靜地等待著吉時的到來。
聖賢廟旁鑄有銅壺滴漏,銅壺滴漏不因陰晴冬夏而改變,在浮箭越來越接近吉時的刻度後,山長朝樂工示意,莊重肅穆的禮樂隨之奏起。
禮樂一起,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目光炯炯地看向聖賢廟的大門。
正門開啟,邊門開啟,山長走到了新生們的隊伍之前,領頭走進了正門。
新生們跟隨山長的腳步,從正門走進了聖賢廟,眾位夫子們則分列左右,從兩個邊門進入聖賢廟。
聖賢廟正殿的大門已經開啟,站在正門就已經能夠看到掛在正面的幾幅聖賢像了。
山長站立在正殿的臺階上、大門前,然後向旁邊移開兩步,轉身面對新生們。
“立。”山長擔任了這場敬香之禮的禮官,在正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