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都是家裡花了錢送來的,頂多嘴巴上圖個痛快,不敢動手打人。
聽到他的話,栓子轉過身來,興沖沖朝黃菁菁揮手,蹦蹦跳跳進了屋子,是啊,家裡人怕他出事才接送他的,哪像他們,家裡人都不疼愛他們。
黃菁菁的話讓他茅塞頓開,其實,他和劉氏說過不用送他了,但劉氏聽不進去,送到門口,看著他進院子才離開,惹來好多人的嘲笑,仔細想想,他娘是擔心他出事吧,他想起路上黃菁菁和他說的話,隱隱明白了些道理。
黃菁菁回到稻水村,老花新屋院子裡傳來熱鬧的說話聲,洗衣服的婦人們見著她格外熱絡,“嬸子,花叔院子裡飄來陣陣香味呢,搬家這麼重要的事兒怎麼不把村裡人都叫上熱鬧熱鬧?”
黃菁菁只請了里正和平日走得近的人,村裡人不好厚著臉皮過來蹭飯,否則不定被罵成什麼樣子。
而且,蒸籠堆得差不多有兩人高,大家哪是沒有眼色的,這麼豐盛的飯菜,隨禮都不好隨,隨多了,對自家有些困難,隨少了,面子上抹不開。
“我倒是想啊,可是沒法子,手頭緊,還想著問你借點錢花花呢。”黃菁菁笑著回應,沿著小徑走向裡側,院子裡擱著三張桌子,劉大劉二守著灶生火,黃菁菁打了聲招呼,二人俱身形顫了顫,桃花和梨花拿著根籤子趕地上的螞蟻,聽著黃菁菁的聲音,笑了起來,“奶,快看,螞蟻搬家,爹爹說要下雨呢。”
“小心些,被叮一口看你疼不疼。”黃菁菁沒見著劉家其他人,問劉大劉二,二人說他們不過來了,一家人哪有臉面見黃菁菁。
黃菁菁蹙了蹙眉,“準備了飯菜,劉二,你回村把他們全喊過來,不然下午還得給他們裝菜。”
劉二一臉侷促,看看黃菁菁又看看劉大,拿不定主意,黃菁菁只得吩咐劉大,“這麼多席面,咱哪兒吃得玩,都叫過來吧,老二老三去哪兒了?”
“他們和二兩兄弟去村裡搬桌椅了。”劉大往灶眼裡放了兩根木棍,聽黃菁菁又說起回村叫人的事兒,他只得叮囑劉二回去,對黃菁菁,心裡愧疚更甚,他聽說了黃菁菁不少的事兒,照理說,黃菁菁是堅決不會和他們這種人往來了,但仍然對他們施以援手,有些話不必說,他也清楚,黃菁菁是可憐他們,否則依著家裡的情形,鍋都揭不開,對黃菁菁的感激無以言表,只盼著黃菁菁好。
劉二拍拍手回去了,黃菁菁去灶房,鍋裡燉著一大鍋魚湯,劉慧梅揭開鍋蓋,拿勺子輕輕推了推,聽到腳步聲,她轉過身來,“娘,您回了,孫達兄弟說他家的紅薯藤多的是,儘管割,三弟妹便割紅薯藤去了。”
黃菁菁點了點頭,看了看灶臺上放置的佐料罐,又檢查了番周士武他們挑過來的罐子罈子,沒有漏下什麼。
不一會兒,門外來了許多人,老花揹著米久,左右手夾著長凳,周士武和周士仁一人扛著張桌子,黃菁菁讓他們放簷廊上,別離灶太近了,不然吃飯的時候熱,秦氏提著個籃子,和里正媳婦說說笑笑進了灶房,把籃子給黃菁菁,“俺家沒啥拿得出手的,你別笑話。”
秦氏送的是一籃子米,米上邊擱了一層雞蛋,看起來有二十多個的樣子,在村裡,算得上很厚重的禮了,她好笑,“請你們來吃飯,客氣做什麼,先找凳子坐啊,我給你們倒水。”
從周士武去鎮上做席面後,家裡最多的就是碗,鎮上的人沒那麼多斤斤計較,拿回來的碗成了他們自己的,故而,中午的碗筷是完全夠的。
秦氏按住她,“都是自己人,喝水我們知道自己倒,你忙你的,別管我們。”
得來里正媳婦附和,放下籃子,她們便出去了,不敢給黃菁菁添亂,里正媳婦第一次過來,秦氏帶著她逛了逛,每一間屋子都很敞亮,方方正正,後院栽種的樹活了,樹葉零零星星掉著,有了些生氣,里正媳婦問秦氏打聽,“黃寡婦和老花是真的嗎?”
村裡傳得沸沸揚揚,她卻不太信,倒不是說黃寡婦不肯,而是覺得周士武他們不會答應,黃寡婦年紀大了,老蚌生珠的事兒在村裡不是沒有,萬一黃菁菁再生個兒子出來,少不得要為小的打算,按捏的手藝啊,身上的廚藝啊,還不得留給小兒子?
小兒子姓花可不姓周,周士武幾兄弟會樂意?
秦氏回以個心照不宣的眼神,比劃了個噤聲的手勢,小聲道,“四娘面皮薄,咱心裡有數就是了,老花那人當年捨得把所有銀錢給四娘,可見心思是個好的,種因得因種果得果,二人倒是不錯。”
說起來,這事還是她先起的頭。
里正媳婦會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