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方啟明不適合讀書這條路,還不如早點去學門手藝,將來也不至於沒飯吃。
方大山一不說話,方啟明就越發慌了,心裡隱隱感覺到他爹默默做了某個決定。
方萬英抽了口旱菸,敲敲桌面,語重心長地問:“小明啊,你是不是真的不想讀書了?”
如果是平時,方啟明一定毫不猶豫地說是,可之前方長庚那一番話讓他猶豫了,他現在胸口鼓鼓漲漲的,被各種念頭塞滿,甚至打了退堂鼓,想馬上回二爺爺家了。可他看他爹的臉色,分明是起了讓他輟學的心思。
想到每年為了供他念書花的銀子,以及誰都不能理解的自尊心,方啟明咬咬牙說:“爺爺,我不讀書了,讓弟讀吧。”
方長庚有些驚訝,打量了一圈大人們的神色,最後落在做主意的方萬英身上。
只聽方萬英說:“長庚讀書的事用不著你個小娃兒操心,爺爺只問你,你還想不想念書?”
方啟明漲紅了臉:“我……我不知道……”
方長庚心裡嘆了口氣,說不清是失落還是什麼,至少在他看來,目前方萬英還沒有讓他上學的想法。
這時小李氏她們端著飯菜進來了,話題暫時中止,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時間只有碗箸碰撞的聲音。
因為方啟明回來,家裡添了幾個菜。
平時飯桌上最多的是泡辣椒、泡蘿蔔之類的醃菜,炒個白菜、荷蘭豆等當季的時蔬,再添一碗醃鹹肉,其實非常下飯。
今天多了一碗魚湯和炒雞蛋,香味撲鼻,大人們出了一天的汗,早就飢腸轆轆,這時候只顧著填飽肚子,幾個小孩也吃得興起,沒人說話。
吃完飯,何氏支起胳膊肘捅了捅方二山,朝他使了個眼色。
方二山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道:“爹,娘,這兩年家裡又添了兩口人,大丫和二丫也大了,不能總和大人擠一屋,是不是啥時候修個房子?”
何氏在一旁幫腔:“是啊,家裡這麼多年除了小明讀書就沒別的支出,這早也得修,晚也得修,不如今年就把這事兒辦了吧。”
現在家裡一共五間房,老人一間,方大山方二山兩家左右各一間,中間是吃飯的堂屋,還有一間廚房,連著儲物間。家裡一共十二口人,確實擁擠了些。
方大山說:“房子肯定得修,等過了農忙這陣子,我去鎮上打短工,多補貼家裡一點。”
小李氏也說:“最近柳筐在鎮上賣得好,我晚上抽空就編,到時候讓大山拿到鎮上集市去賣,攢攢也能賺幾百文。”
“小明一本書就幾百文,這得什麼時候才能編夠這個數啊?”何氏憋了十幾年,現在也算破罐子破摔了,只要還沒分家,這家裡的錢就有她說話的份。
方大山和小李氏的臉色都不太好看,還是小李氏說:“孩子讀書是大事,咱們眼皮子不能那麼淺,家裡就兩個男孩兒,長庚還小,只要能供得起一天,小明就得上一天。”
只要一提男孩兒的事,何氏就閉嘴了。
最後老李氏一錘定音,讓方啟明再讀一年,要是實在不想讀,就送到鎮上藥房裡頭做個學徒,好歹認了這麼多字,不能浪費了。
回到屋裡,小李氏點了油燈縫補衣服。原來是不捨得點燈的,只是這段日子白天實在抽不出時間,只能把這些活放到晚上。
方長庚就又拿起那本《三字經》,坐到小李氏旁邊湊在油燈下看。
小李氏見狀笑了:“長庚看得懂不?讓你哥教你,再過一兩年,娘也送你去私塾跟著二爺爺讀書。”
方長庚知道小李氏說得輕鬆,其實因為方啟明唸書的事已經欠了二爺爺家人情了,再讓他也去,對臉皮薄的方家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方啟明在一旁興奮地叫道:“讓弟也去!娘你不知道,弟可聰明瞭。我就在家裡讀了一兩遍《三字經》,弟就能背前面二十句了,要是弟去唸書,一定能考上秀才!”
小李氏有些意外,指著那本書問:“長庚背給娘聽聽?”
方長庚合上書,認認真真地背了一遍。天知道他連吃飯的時候都沒有鬆懈,一直在心裡默背,現在已經能背得非常流利了。
小李氏又驚又喜,摸摸方長庚的小臉蛋,同時眉梢露出一抹歉意:“現在家裡沒那麼多銀子,是娘對不起你。”
她其實有些動搖,覺得大兒子真不是讀書的料,還不如早點送小兒子去唸書,反而更好一些。可想到大兒子不讀書將來肯定沒什麼出息,她又不捨得就這麼放棄,僥倖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