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才當爹的人,以後你就知道是什麼滋味了。”
有說有笑地往前走,嬸子們都認識方長庚,都熱情地和方長庚打照顧,這樣的場面讓方長庚發自內心地感覺到快樂。
“各位嬸子,這位是陳先生,以後他來教孩子們認字讀書。”
這些嬸子們都高興壞了,紛紛大聲地叫陳先生好,小孩們吸了吸鼻涕,歪著腦袋新奇地看著方長庚和陳斌,連哭都忘了。
方長庚連忙把舞臺交給陳斌,趁他發表就任感言之際和袁豐把東西搬到了堂屋。現在桌椅板凳都還沒打好,桌板椅子都是各家各戶蒐羅來的,勉強能看。
不過堂屋還是放不下,有些只能擺到外面,比較小的孩子就只能先擠一擠坐在小板凳上,能聽一點是一點。
然而一天後,方長庚就發現問題很大。
第120章 搬家
大部分孩子們在村裡野慣了; 又是第一天上課; 根本安靜不下來; 還有兩個小的; 聽著課呢,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小板凳上起來到處亂跑; 倒是皮實得很; 磕了碰了也沒哭,沒事兒人似的爬起來繼續瞎轉,甚至還去抱站在門邊看情況的方長庚的大腿,總之就是不能好好聽課就對了。
不過那些十多歲的還學得挺像模像樣,姿勢端正,方長庚看得出來有幾個是真的想讀書的。
晚上方長庚就和陳斌商量; 最後決定規定一個入學年齡; 八歲以上可以直接來,小於八歲的還是乖乖回家; 等學堂建好了; 再多請一位先生; 分年齡段上課,不然學堂都要成託管所了。
方長庚按照孩子們名冊上登記的年齡,和陳斌輪流去家長那裡勸說,最後學堂一共還剩二十個孩子; 最大的也就十四歲; 但上課的氛圍一下子好了很多。
現在家裡只有何氏和方二山; 方長庚把自己房間整理了一下; 讓陳斌隨意住,至於學堂,他打算建在後山山腳下,離村子有點距離,山清水秀又靜謐,是個能安心念書的好地方。
安排妥當這一切,方長庚才回了家,至於之後的事就交給家人們,只要族學步入正軌,不需要花什麼功夫管理就能執行,這點不用方長庚操心。
臨行前一天,老李氏他們萬般不捨,反反覆覆提醒他注意身體,最後含著眼淚目送方長庚坐的馬車離開。
方長庚去了徐修那兒,也不知道中間發生了什麼,徐修突然答應了他上京的事,只是不和方長庚一起,等天氣熱了再出發。
方長庚意外了一下,不過既然徐修改變主意了,對於他算是了卻了一件心事,整個人都輕鬆了一點。
最後他問阿玖大名,徐修在書桌上展開一張紙,提筆穩穩寫下三個字,邊道:“他這一輩就作世字輩,方世卿。”
方長庚默默看了一會兒,笑道:“好。”
第二天方長庚就出發北上,依舊是馬不停蹄,總算按時到了吏部報道。
日子一天天過,方長庚在城郊物色了一塊宅基地,佔地十二畝,買下來辦完手續以後就找工匠開始建房,其中八畝為住宅,共十個房間,建成兩進式院落,有東西廂房,另外四畝則建園林,一年之內應當能竣工。
因為位置在城郊,所以地的價格並不貴,十二畝只花了三百餘兩,比起在城內買房便宜很多。以後徐修和他家人來了都可以住,十分愜意。
顧尚仁知道後也沒說什麼,他知道徐修要過來,也知道他肯定不願意住侯府,是該有個地方落腳,不過他不知道方長庚的私心——他想借這個機會搬出去,到底總住在侯府不是長久之計,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這回徐修來京城就是最有利的時機。
這天方長庚從翰林院回來,竟然看到魏氏從春霖院出來,臉上還帶著微笑,應該和院子裡的人交談甚歡。
晚上就寢的時候,徐清猗靠在方長庚懷裡,告訴了方長庚當年事情的經過。
說起來真和戲文裡演的有一拼,原來徐清猗的娘徐氏和魏氏還未出閣前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好姐妹,只是魏氏出身遠比不上徐氏,卻執著地相中了同一個男人,就是顧尚仁。當時顧尚仁對魏氏有意,但因他和徐氏有婚約,加上顧尚仁的父親威逼,最終顧尚仁娶了徐氏。
顧尚仁心有不甘,沒多久就納了兩房小妾,其中一個就是陶氏。後來徐氏有孕,他找到機會向顧老夫人和顧老太爺提出納魏氏進門的要求,最終如願以償。
徐氏當時對魏氏心存愧疚,雖然預設了這件事,但心底的抑鬱一天天累積,身體日漸虛弱,後來又因為另一個小妾使毒計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