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的記性非常好,從小就有過目不忘的能耐,所以就算是隻看過一次的景象,他也會牢牢記住,然後一筆一畫地把腦海中的景象變成栩栩如生的圖畫。
“殿下。”門外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那人腳步聲輕快有力,步伐紮實,一聽便是練武之人。
來人是個高大壯實的男子,他是李煥的貼身侍衛徐林海,他從十歲起就一直跟在李煥身邊,兩人雖為主僕,卻親如兄弟。
“殿下,微臣剛剛得到宮裡的訊息,登基大典一切就緒了。”
李煥手上一頓,隨後將最後一筆畫完,淡淡道:“知道了。”
太后娘娘現在已經站在了太子那邊,四皇子殿下如今能依靠的人,只有朝中的那幾位元老大臣了。
徐林海心裡正焦急得不得了,待見李煥還有心情作畫,動了動唇角,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跟了他這麼久,也算是多多少少摸清楚了他的性格脾氣,李煥的定力極好,越是遭遇大事的時候,越能沉得住氣,實在是讓人看著既心生佩服又倍感無奈。
因為有了太后娘娘的全力支援,太子李政的登基大典如期舉行,所有七品以上官員進京朝聖,恭賀新皇即位。
四皇子李煥的計劃,因為太后的出面坐鎮而不得不中途停住。然後,做了皇帝的李政卻並沒有動他,而是親自封了他親王之位,以示皇恩浩蕩。
敬國公府被李政派人盯得死死地,恨不能連他們每天吃什麼喝什麼都知道。
李政即位之後,阮正山為了避嫌,一直稱病在家,想故意躲個清淨,避避風頭。
不過,他想得雖好,卻不知從宮中已經傳出關於阮家的流言蜚語,說是阮家落了只金鳳凰。
空穴來風,必有其因。
阮家原本緊張的心絃,立刻又繃緊了幾分。
阮家本是中立之派,為了不讓自家得罪人,阮家人沒少花心思周旋。近兩年,因為四皇子李煥初露鋒芒,阮家曾經有心與他來往來往,卻不料李政一朝繼承大同,讓他們很多志同道合地心思,沒了用武之地。
李政還是太子時,阮家不曾刻意和他交好,也不曾和景榮王交好,大家君君臣臣,總是保持著一種不近不遠的距離。
阮東昇身為阮家的長子,為了世襲的爵位著想,有心想勸父親放棄固執,也學著其他人的樣子,好好巴結一下這位新皇帝。
阮正山心裡一直對李政頗有微詞,依然固執道:“皇上這會剛剛登基,身邊諂媚巴結的人還少嗎?咱們何必自討沒趣呢?”
阮東昇蹙眉道:“爹,眼下可不是咱們死要面子的時候。您是朝中的老臣了,這個時候,理應站出來表示表示才對,怎好一直稱病在家呢?萬一讓皇上心裡對咱們有了嫌隙,那可……”
阮正山還未等兒子說完,便抬一抬手,伸出手指指了指窗外,沉聲道:“你以為現在皇上對咱們的嫌隙就不深嗎?門外那些人是什麼人?什麼目的?你難道還看不透嗎?”
阮東昇聞言,眉頭蹙得更緊了。“父親的意思,兒子都明白了。我想,既然已經如此,咱們就更加不能坐視不管了。爹,宮中的流言都傳開了,說什麼龍求鳳,鳳藏阮……這分明就是說咱們呢。”
阮正山長嘆了一聲,搖搖頭道:“伴君如伴虎。他今日可以說你是鳳,明日也可以說你是蟲,是福是禍,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東昇啊,你也是活了小半輩子的人,怎麼連這個都看不透呢?”
阮東昇微微沉吟:“時局如此,兒子也只是不想坐以待斃而已。再說了,管她是鳳是蟲,只要皇上喜歡,烏鴉也照樣可以平步青雲。”
想來,秦家無官無祿,也能如此顯赫的原因,還不是因為生了一群出眾的女兒。官宦人家的女兒,生來就是要扶持孃家的,這是她們的宿命,也是她們的榮耀。所以,從小就給她們錦衣玉食,綾羅綢緞,既然蒙受了家中的恩惠,關鍵時刻,自然要站出來為孃家拼命賣力!
第一百五十二章 悲喜交加(一)
阮東昇不像父親那樣墨守成規,只要是能為了家族利益的事情,他都願意去做,願意去冒險。
以前,阮家最大的靠山是先帝的信任和重用,而現在,為了鞏固未來的仕途之路,他們自然要尋找一個新的堅固的靠山。
如今,西北戰事了了,無仗可打,無功可立,家中的銀錢又連連吃緊,總不能這樣一直坐著不動。
阮東昇越想越著急,忍不住當著父親的面,重重地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