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花在壽昌鎮的下一個圩日裡賣了個好價錢。兩百枝花,一般的桃花、梅花一文錢一枝,大些的月季、芍藥整枝兩文錢,加上頭花、兜勒什麼的,共賣了近四百文錢。小娥、小錦分了一半,買了米、面、鹽、肉,還買了三隻小雞仔,準備著在家裡養著,等雞仔長大了,就能下蛋了。

而彩花樓的五十朵花,小娥、小錦準備著過兩日給送去,因為她們算好了日子,壽昌鎮的圩日和渭涇塘的圩日相差兩天,也就是壽昌鎮的圩日過後兩天就是渭涇塘的圩日,如此,她們正好趕著圩日去賣花,順便去送貨。反正當初說了有了十日之期,她們不必擔心超過日子。

看著家裡頭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根叔心裡頭就越發有些愧疚,總是想法設法地想要親近兩個孩子,但兩孩子似乎都不領情,這讓他很著急。

對於霞嬸,小娥、小錦倒沒生分,霞嬸心裡頭的苦她們理解,現在她們一心只想快些將霞嬸的病治好了,若是能生個娃,那麼她們覺得也就不虧欠他們陸家的收留。

這一日,小娥、小錦在沈家做好了明日要去渭涇塘圩日上賣的花。趁著天色還早,就想到在村子裡走走,在這烏雀村生活也有些日子了,她們忙於生計,除了第一天在村子裡溜達過,她們還沒正式的認識過這個村子。

姐妹二人邊走邊聊,轉眼走到了烏雀橋。如今,她們對這橋可不陌生了,這是進村出村最快捷的通道,據說原來這橋咋也修不成功,後來村長的爹做了個夢,再修就成功了,為此,村長的爹受了縣衙的嘉獎,村長就被村民擁護起來當了村長。

小娥對這些事不敢興趣,小錦倒是愛聽,常常一邊做活,一邊央求沈家娘子給她們講各種趣事。這幾天,小錦把周邊的村落都弄清楚了。烏雀村、河底村、河頭村、方家村、周家村、大夫第村、恩深村、千泉村都屬於渭涇塘鎮,而相鄰的壽昌鎮所屬的是耕讀村、木車村、苦田村,因為區域與人口的關係,渭涇塘鎮的經濟要比壽昌鎮好很多,而壽昌鎮、渭涇塘鎮同在蘇州的北邊,渭涇塘靠蘇州更近一些,各方面便越發勝出壽昌鎮。

小錦也弄清楚了當初她們逃出的八姑家是壽昌鎮的耕讀村,由於耕讀村位於壽昌鎮鎮中,所以條件不錯,也就是說小娥、小錦是從壽昌鎮逃出來,然後到了與兩鎮交接的烏雀村。

知道所在地是屬於蘇州後,小錦越發確定小娥是自己的老祖宗沒錯,因為她知道她們家祖籍是江蘇蘇州,後來因為生意需要才遷往浙江。

小娥、小錦正在橋上聊著天,忽然聽到了馬蹄聲,不一會兒,一輛單馬拉的馬車出現在兩人眼前,黑楠木的車身,雕樑畫棟,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車子。

馬車朝著這邊駛來,小娥、小錦趕緊下了橋,立到一邊避開。

車窗簾子隨風而動,車內的人隨意一瞥。

小娥、小錦目送馬車駛過,車子卻忽然在兩人面前停住了。

第66章 偷偷地去拿

ps:

今日第二更。因用得是自動上傳,各位親的支援明天感謝,謝謝。

小娥、小錦愣愣地看著馬車,不明白為何它停下了?難道是不認識路要問路嗎?

馬車車門開了,從裡面伸出一個梳著荷花髮髻的腦袋,上面戴著的兩朵藍色通草花讓小錦一眼就認出了這是她們賣給彩花樓的。

果然,當那位姑娘下車來正臉朝著她們時,兩人立馬認出了是彩花樓的藍衣姑娘。

“姐姐,你怎麼來這了?是來取貨的嗎?”這筆生意之前是小錦尋來的,和藍衣也比較熟,便先開了口。

藍衣笑笑,慢慢走上前來,半蹲著身子瞅著兩姐妹道:“不,我是回渭涇塘往這過,竟在橋邊瞅見了你們,便下來與你們說說話。”

小錦笑了,說道:“姐姐,你們咋不走官道呢?”

藍衣道:“車伕說往這邊有小路,近。”

“哦,你是出去玩嗎?車上只有你一個人?”小錦問。

藍衣搖搖:“還有人。”但是卻沒有細說。

看來是出臺了。小錦想到了現代社會的一個詞彙。藍衣可能是被客人帶出去了,所以不便多說。

“那姐姐快趕路回去吧。”小娥總覺得不能和樓子裡的人走得太近。

藍衣瞅了瞅小娥,笑道:“你們姐妹還真是一對璧人。你們是出生在這村子裡的嗎?”

“不是,我們是……”小錦正欲回答,卻覺背後衣襬被小娥扯了扯,她明白小娥是讓她別說,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小錦還是閉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