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笑盈盈地將紅棗湯端給小錦,又搬來一凳子,將兩碟點心放在小錦身邊。
“多謝姐姐。”小錦回笑道。
“小姐應該多謝二爺才是。二爺這邊聽說您來了。那邊就讓廚房備上點心,還讓點上了松香,說是您不愛聞藥味。”麗兒笑著說道。
向潔瞥了麗兒一眼,說道:“你就別貧嘴了,快去看看海兒可能從大夫人那取來手爐?”
麗兒聽了,行了福禮。轉身走了。
“這些個丫頭都被寵壞了。”向潔似乎有些無奈。
小錦呵呵笑道:“那還不是你這個主子寵的。”
向潔眨眨眼道:“我常年東奔西走,沒時間管教,若是有個厲害的女主人,管管她們,這家規就立了。”
小錦知道他的暗含之意。便當沒聽見,舀了口紅棗湯入嘴,香香甜甜的,倒是好喝。
“你嚐嚐那杏仁蜂蜜酥,入口即化,又不甜膩,我想你肯定愛吃。”向潔朝那碟點心瞧了瞧,示意小錦嚐嚐。
小錦取過一枚,放進口中,果然是入口即化,甜而不膩。
“果然好吃,這是你府中的廚子自己做的吧?”小錦問道。
向潔點點頭,道:“這廚子原是江寧府的,遭人擠兌回了老家,經人介紹來到了府中,他最擅長的就是做這些個小點心,味道確實不錯。”
小錦笑著道:“你們還真是做什麼事都不離老本行。”
“何意?”
“鑑寶啊,不管是人還是物,都離不開你的這雙紅眼金睛。”小錦道。
向潔笑了,笑得很開心。
如此爽朗的笑聲讓剛剛從大夫人那回來的麗兒、海兒都不禁露出了會心的笑。
“二爺有多久沒這麼開心地笑了。”海兒低聲說道。
麗兒搖搖頭道:“二爺也該尋個貼心人了。”麗兒服侍阿杏多年,深知向潔這些年的苦悶,二夫人死後,麗兒就聽說二爺有了心上人,前兩日來了個十分美豔的姑娘,聽說是二爺的救命恩人,但麗兒也沒見二爺如此開心。今個來的這位陸小姐就不同了,從二爺不同尋常的激動和興奮,麗兒知道這來的人估摸著就是二爺的心上人了。
海兒捧著手爐進了屋,恭敬地將手爐交給小錦。
小錦接過,手上傳來的暖烘烘的感覺讓她周身都感覺暖和起來。
“大嫂還真是捨得。”向潔看著小錦手上的手爐,忍不住說道。
“嗯?”小錦不解,捧著手爐看了看。
“你解開看看。”向潔道。
小錦解開手爐外面的紅色絨緞套,將手爐提了出來,是個銅胎瓜楞提樑手爐,爐身表面黃地飾纏枝花錦,每一楞上都繪有花草。圈足下方有突出的雲紋式小足,非常的雅緻精巧。
“好精緻的手爐。”小錦想著,這樣的東西價值不菲吧。
果然,就聽向潔說道:“這是京城皇室使用的琺琅瓜楞式提樑手爐,是哥哥去京城時,那些皇室貴胄贈予他。平日裡大嫂都不捨得拿出來用,今個竟給你用上了。”
小錦吃驚地看著向潔,不是因為他說這手爐是皇室貴胄所用,而是她發現向炆原來和京城貴胄有如此的交情,難道說這個向大掌櫃就是從這些人中打聽到自己的訊息嗎?
向潔並沒有猜中小錦吃驚的理由,因為她是驚訝這個手爐竟有如此來歷,含笑道:“你也不必大驚小怪,大嫂既然拿了出來,你就用著。”
小錦收了驚訝,笑了笑,低眸思忖,是不是該問問向潔,向炆是如何知道她們的身世的?當初,向潔不是與小娥說了他已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就等合適的時機與她們說了嗎?這一晃就一兩個月過去了,她是不是該開口問問。
小錦正在那思量當問不當問,就聽向潔說道:“那日我離了蘇州,本想去趟蜀地,卻不想半路就遭了山賊,幸好得一人相救,之後一直承蒙她的照顧,近幾日身子恢復了才回了家。我本想早些通知於你,卻聽聞府中忽發大事,令堂驟然去世,便將訊息壓了,差人送去弔唁禮金。”
小錦低頭聽著,說道差人前來弔唁時,她伸手摸了摸耳墜子,原來向潔如此有心,自己不能來,還是差人來了。那些日子,自己處於極度的痛苦和悲傷中,自然沒有注意到往來的賓客中有哪些人,而鳳槃和小娥也從未提過。
“家母驟亡,無心它事,近日才得知你遭此大難,幸而菩薩庇佑,得以全身而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雪鶴你有福呢。”小錦微笑說著客套話,引來向潔呵呵大笑。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