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小娥、小錦正在那洗珠子,忽然就聽一個幫工在喊:“小娥、小錦,有人找。”
兩人回頭一看。竟是向二掌櫃。
向二掌櫃穿著一席普通的青衫,立在山水間,有那麼一會子的功夫,小錦竟然有些晃神,被這種夾雜著山水靈氣的飄逸感覺所折服。
向二掌櫃微笑著走了過來,對小娥、小錦說道:“兩位小姐,多日不見,別來無恙?”
小娥、小錦行了禮,道了萬福,小錦微笑說道:“向掌櫃。早說了。不許喊小姐。二小姐之類的,直接喊名字就成,再者,不是多日不見。而是多年不見。”
向二掌櫃呵呵呵笑了,說道:“確實有幾年沒見了,所以剛到這時,我竟沒找到你們。直到這位大嬸喊你們,我才發現你們的變化竟然這麼大。”
向二掌櫃本想說真是女大十八變,越變越漂亮了,但這話終究輕浮了些,他沒說出口。
小錦笑笑道:“您是來這遊山玩水呢?”
向二掌櫃搖搖頭,微笑道:“當然不是。我是專程來尋你們的。”
“尋我們?”小錦奇道。
“嗯,這段日子是收珠子的時候,我便想著你們會來送珠子,卻不想來得是胡村長,我問及你們。他支支吾吾地不肯說,我便從別處打聽了,才知道你們已經不在烏雀村養珍珠了。我便打聽了你們的下落,前來尋你們。”
“尋我們做什麼?”小錦問。
“我看了今年胡村長養的珠子,質地和形狀都不錯,但是我更想看看你們的珠子。”向二掌櫃是個珠寶商人,尋求更好的珠寶是他的追求,他看了胡山福的珠子,雖然各方面都不錯,但是他卻好奇當年能夠一鳴驚人的小娥、小錦現在養出的珠子會是什麼樣的,所以他特地打聽了小娥、小錦的訊息,前來看看。
“是嗎?向掌櫃,那你看看今年我們培育出來的珍珠較胡山福家的怎樣?”小錦聽說向二掌櫃是專門來找她們看珍珠的,高興地抓了一把珠子說道:“您瞅瞅。”
向掌櫃看著小錦洗的有些發紅的手,一粒粒珍珠閃耀著圓潤的光澤。
“好珠子。”向掌櫃讚道。
“你們育珠的手藝還真不賴,少有形狀這樣勻稱的。”向掌櫃細細看過,果然這兩個丫頭又長進了。
“這是我姐厲害,我可不會。”小錦說道。
小娥謙虛地笑了笑,說道:“只是運氣好罷了。”
向二掌櫃道:“小娥你過謙了,以你的年紀,就能有這育珠的手藝,絕對是個人才。”
小娥嬌羞地低下了頭。
“你們這些珠子都賣給誰呢?”向二掌櫃問。
“大部分賣給了天寶齋,其餘那些不太好的,賣給了一些收珠散戶。”小錦道。
“那你們還有嗎?有多少我要多少。”向二掌櫃問道。
“還有一些,正在那開蚌呢。”小錦指了指河邊在開蚌取珠的人們。
“好,那我都要了。”向二掌櫃道。
小錦不解道:“向掌櫃,今年您沒收到珠子嗎?”
“不,當然收到了,胡村長今年收了不少,都盡數賣給我們了。”向二掌櫃道。
“那為何您還要收我們的珠子呢?”小錦不解。
“我是賣珠寶的啊,只要有好的貨色,我自然都要。”向二掌櫃隨口說道,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如此執著地來尋她們,然後要收她們的珍珠。雖說這些珍珠確實很好,但是若說比胡山福的好,那也只能是旗鼓相當,並沒有略勝一籌。只是,他就覺得應該收她們的珠子。
小錦也不多問了,作為珠寶商,收集各種珠寶很正常,所以她爽快答應把新開的那些珠子都賣給了向掌櫃。
待第一批珠子賣完後,小娥、小錦總共收穫了兩千多斤的普通珍珠,一斤一兩,賣了兩千多兩的銀子。再加上一些更大更好的,共計毛利有三千兩。
大劉娘怕是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的錢,雖然最後換成了銀票,但大劉娘還是數的手抖得厲害。
“嬸,這五百兩給您。”小娥和小錦已經商量好了,這些年吃住都在大劉家,大劉娘和小池都幫著養珍珠,很多事還是大劉娘幫著解決的,所以這一份子錢不能少。
大劉娘趕緊推道:“啊呀,傻丫頭,怎麼給我那麼多錢。這些錢都是你們辛辛苦苦賺來的,咋能給我。”
小娥說道:“嬸,您就被客氣了,這些錢是您應得的。以後我們還要繼續養珍珠呢,您可得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