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計劃從計劃伊始到正式成功,花費了足足二十億美金。
所有這些錢加起來,十年時間,夠不夠支撐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的研究經費?
1940年起,包括德國納粹在內,人人覬覦“核”。“核計劃”與“曼哈頓”計劃賽跑,而當時世人所知的較大量鈾礦在捷克、加拿大與剛果。而2014年中國發掘的第一個萬噸級鈾礦床,如今正躺在新疆伊犁盆地。
因此楚望願意嘗試著推演一下——倘若這一萬噸級礦床提早被髮掘,有沒有道理使得中國也盯上核鏈式反應這塊肥肉,使得他們心甘情願將大筆充作軍用的錢,勻出一部分來支援這個專案?
“為什麼你們不在國內讀書,要遠涉重洋的來我們的大學。究竟你們的教育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我們擁有領先於你們的理論,那麼,憑什麼要我們過去?為什麼不能你們過來?
“整個20世紀30年代,沒人能解釋為什麼用鈾做的實驗總是失敗。”——後世關於核裂變反應的教課書上,有一句楚望永遠記得的話。
1927,遠在歐洲的奧。海也許正在哥廷根大學進行他的量子力學博士論文演講。
當世許多科學家在這些年距離鏈式反應只差1%的臨門一腳,卻足足推遲了十餘年才成功。
若是核裂變理論基礎提早問世12年,只12年,第一次核爆便不會1945年才發生。
若1937年之前,在遠東大陸“鈾計劃”早早成功,那麼,1937年,那些噩夢,還會發生麼?
楚望作為一個未來發表了許多刊物的理科學生,從自我道德觀來說大抵做不了剽竊已發表刊物的事。
但是,她能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識,成為徐少謙完成從無法實現的“超鈾原子”到“核裂變”理論路途上的一個“偶然”?
她可不可以對一位20世紀初頁,已經對鈾放射衰變原子核理論瞭如指掌,距離核裂變與聚變、“鏈式反應”理論基礎完成百分之八十,只缺少臨門百分之二十的遠東科學家,用二十一世紀任何一個物理系大學生都擁有的知識,從側面稍加點撥,去推動這篇理論,使它提早十二年在中國問世?
那麼曼哈頓計劃便不再是曼哈頓計劃,也許與納粹德國賽跑的辦公室,會坐落在香港;試驗田上,也許會在內陸的伊犁。
在推演成功的可能情形下,甚至,第二場戰爭,都不會發生。
作者有話要說: *民國闊小姐們時興短褲+齊膝襪,記載於張愛玲《更衣記》
——
*這是我揣摩了很久的問題。
科學救國被無數人無數年,經歷二十餘種推演,終於的被否定掉。在當年,“科學救國論”被當做一個笑柄。只因政府腐敗無能,財政虧空無法支援教育科學。
那麼如果發生在有英國財政支撐的香港大學,資金是可
——
現在的時間是1927年6月,離1937年7月7日,差一個月十年。
核裂變理論是1939年在德國(?這一點不是很確定,但化學學家曾任柏林大學與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放射性研究室主任,另一位物理學家也是德國人)提出,所以是十二年。
雖然第一次可控的鏈式反應實驗發生在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大學斯塔格足球場的西看臺下的地下網球場,所以實際應該是15年。但是說起10年,感觸更深刻一些。
——
看了許多關於這個年代的救國推演,嘗試著自己來推演一次,第一次在筆記本里寫下後半段是在開這篇文之前偶然靈光一下——哎,當時,在香港,不是有個香港大學,剛剛建起理科系麼?
1927,某人剛博士畢業,還沒回美國去。所以1927——要抓緊了。
——
最近幾章都還蠻肥的吧?
明天和朋友外出,可能沒什麼機會碼字,也許會斷更一天,也許會短更,不要暴躁麼麼扎。感冒幾乎好了,未來總有機會補償你們的。
——————————————————————————
忍不住來說一句:
1。強調一下:推演,是什麼意思,都知道吧?女主腦內推演時,用了無數個如果,是什麼意思,也知道吧?
2。我可能在這一章裡就把這個故事未來走向都演繹完畢嗎?
3。三人成虎,單人思想不足你們應該知道。這就是為什麼此文裡會有香港殖民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