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已非林家人。

成親那日,林翠娥哭得可謂是肝腸寸斷,本就路遠,現又嫁為人妻。成為別家人,往後,不知還能有幾回。與自家如爹孃般的大哥大嫂相見。王鴻文一再保證,每年都會陪妻子回來看大哥大嫂,林家人也各個勸慰,才勉強沒有耽誤送親吉時。

望著漸漸遠去的送親隊伍,李翠梅一直強忍著的淚水。才噴湧而出,她。又怎捨得。

開春後,土地解凍,林家開始大興土木,如林仲嗣所講,旅店,飯館,鋪子,戲院等等,所有人們日常生活中該有的,都基本建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聽聞林莊這個福地名氣,有那如自行老和尚般的雲遊和尚,相繼來到此地,原本只打算在禪院旁加建幾個小院,眼看是不夠了,林家索性將禪院擴建,那些崇拜自行老和尚的人,自願出錢出力,爭相幫忙,只想寺院儘快起好。等寺院落成時,連林家人自己都不敢相信,一個民間自建的寺院,規模竟不比那官建的中等寺院差。

寺院名便用老和尚的法號命名:自行寺。

林家學堂也重新翻建,學堂原址,擴為男子學堂,林家搬入新院後,舊址改為女子學堂,大郎任男子學堂名譽校長,林芳任女子學堂校長,男子學堂日常教務也歸她管,兩個學堂,都有啟蒙和初學兩級。藍婆子和線兒兩母女,分管男女學堂雜事。

學堂夫子,已不止林芳、陳董還有沈夫子三人,又另外延請了幾位有學問之人來任教,有男夫子,也有女夫子,課業設定,大多同官辦學堂一樣,不同的是,另加了林芳陳董自編課程,歷史、地理、生物,合為一門課,名為“自然”。

在林芳的學堂名氣越來越大後,“自然”這門課,引起朝廷關注,後又經那些資深夫子進一步完善,朝廷將此門課做為正式課業,在各處學堂施教,此是後話。

袁莉於第二年夏天最熱的時候,生下一個男孩,童氏為他起名林炎,當時的林六郎,已是年滿二十九,與這個世界十五六歲就成親生子,三十歲便已當得祖父外祖父來比,他此時生子,已能稱得上是老來得子。

林芳的耳場,經過經驗人士陳董的培育,已是採摘了幾茬黑木耳,耳場收入,除給陳董的技術投資分成,以及工人的薪銀,全部落入林芳的小金庫。

已升級為住持的自行老和尚,一點也無高僧自覺,整日裡纏著林芳和陳董要菜譜,這個老頑童現在也開始賺錢,別看香客在寺院吃素菜免費,可是,能有閒情留下來吃頓素菜的人,哪個捐的香火錢會少了,林仲嗣戲稱老和尚為奸僧,老和尚則強辯,此方法乃是寺院自給自足之法。

林家現在已經將陳董當自家人看待,在搬進新院時,連陳董一起搬了進去,林芳和陳董各自住一個單獨小院,兩人院子相鄰。

林芳喜好細細碎碎的東西,院名也用她喜歡的細碎花草名字,喚做“彩星”。陳董自己也知只是暫時寄居林家,可她還是鄭而重之的請來自行老和尚,要老和尚給她的院子起名,老和尚便給她的院子起名“惜緣”,顧名思義,是勸她珍惜此一世的緣分。

除了對大郎夫婦的稱呼依舊為伯父伯母,對林家其他人,陳董姐弟已經跟林芳一樣的稱呼。七歲的陳世緣,多動症已是好了很多,林家的院子,是按每個孩子一個而建,而且建院時,便留有備用院。現如今即便陳董跟陳世緣分開住,院子也是夠住的,可陳世緣依然黏著陳董,無論怎樣講,也不肯分開住。

林莊大搞建設時,買了周圍荒地的人,也沒有閒著,爭相開荒地,起房屋,都想沾些福地的福氣。陳董買的那塊荒地,大郎也幫忙開墾好,租給新來的村民。所以,陳董現在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地主。

放暑假回家的林武,見林莊周圍大變樣,又聽林芳講起自己的福地計劃,心思活泛。想到了一個更為大膽的計劃,央求爹爹給他買來三十個人,整個假期,都在訓練這些人制作膠泥像。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整個製作的程式,林武聽取林芳的建議。制定出一個流水線,從挖土,曬土。揀石塊草根,粉碎,放入池子加水成泥漿,過濾,曬乾泥漿。砸制土坯,到最後的儲存土坯。都各有專職,各司其職。

將膠泥捏製成像,以及給泥像上色,同一件作品最好還是由同一個人完成,既顯示了對工匠的充分尊重,也不會限制工匠的思路,對於挑選這些關鍵匠人,林武很是慎重,不辭辛苦,親自去人市挑選,從去年暑假開始,到今年暑假,一年時間,除去在學堂上課,其餘時間大多在留意挑選匠人。

林武這一番忙活,目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