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是嫌給袁大人的打擊還不夠一般,秦大人又道:“是的,衙門文書被毀。官差為了進一步證實那些人的身份,派人去小安山查問。小安山的里長說,他們村子裡的村民沒有外出。對了,袁大人,小安山的良田是被水淹了不錯,但村民說他們並沒有受水災,田地裡的水是他們引進去的,目的是為了在稻田裡養魚。還說,他們每年都是如此做的,在田地裡養魚,此法不僅能讓稻穀增產,還能將魚養肥,一舉兩得。”
“小安山的村民都在?一個不少?”袁大人飛快的,從秦大人的話中抽出重點。
這怎麼可能?
他雖然是陷害楚九歌,但人證、物證都是“真”的,查不到一點毛病。
那些進京來告楚九歌的佃農,就是小安山的人。小安山的村民都在村子裡,那些人是什麼?是鬼嗎?
“是的。村中一共六十七戶人家,三百二十一口人,大人小孩老人都在,一個不缺。”秦大人肯定的道。
“不!不!這不可能!”袁大人不敢置信的連連後退,他猛地扭頭,瞪向楚九歌:“楚九歌,你,你……是你搗的鬼?”
楚九歌一臉無辜的道:“袁大人你在說什麼?我沒有聽明白。”
就是她搗的鬼又怎麼樣?
袁家有本事找證據告她呀?
皇上已經放手了,她倒要看看,就憑一個袁家,怎麼用江南水災算計她。
“燒燬衙門,把整個村子的人都換掉,你怎麼敢?楚九歌,你這是犯法!”袁大人怒不可遏,一張臉漲得通紅。
只瞬間,袁大人就猜到了楚九歌做了什麼。
燒燬衙門不難,把整個村子裡的人移走,重新換一批人來,這對旁人來說很難,但對北王來說一點也不難。
難怪,難怪楚九歌敢進京,原來她早有準備。
“哼……袁大人,你說我犯法,證據呢?”就許你袁家制造假水災誣陷她,就不許她毀掉證據?
楚九歌哼了一聲,沒有搭理袁大人。
“袁大人,江南的事已經查出來了,衙門被燒是江湖人的報復,與北王妃無關。至於村子裡的村民,人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小安山,袁大你這話……本官不認同。”江湖上那些人,幫誰都有可能,絕不可能幫楚九歌。
因為,楚九歌是北王妃,是他們的死敵。
“江湖人所為?不可能!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