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取了其中一杯,另兩杯則送到北王和副將的手中。
皇上舉起酒杯,中氣十中的道:“朕,等你們凱旋歸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五百人齊齊舉起手中的酒,莊重而肅穆,北王亦是鄭重的將酒杯舉起,沒有一絲輕忽。
這是出征的儀式,這是東林上下對出征戰士最美好的期待,此時容不得一絲輕忽,也容不得一絲怠慢。
“眾將士與朕共飲此杯!”看著底下的將士,皇上只覺得豪氣沖天,恨不得自己御駕親征。
話落下,皇上就將碗中酒一飲而盡,隨後將瓷碗摔碎在地。
五百精兵亦將酒飲盡,用力的將碗摔在地上,發出一聲脆響……
“啪啪啪……”粗瓷碗摔落在地的聲音不絕於耳,平日裡聽來刺耳的聲音,此刻卻只覺得痛快,文武百官站在臺階上,看著底下的精兵,恨不得也能與之飲上一杯,一疏心中的豪氣。
可惜,他們沒有資格。
踐行酒喝完,北王便要翻身上馬,高舉手中的長劍:“出發!”
“唰”的一聲響,五百精兵如同一人,同時後退一步,給北王讓出一條路來了。
北王打馬從中間走過,五百精兵隨後跟上,小跑的跟在北王身後,朝宮外走去……
宮外,從皇宮直通城門口的長安大街,早已封瑣,一大早就有禁軍用清水淨路,只等北王過來。
禁軍站在路兩側,三步一崗,京中的百姓擠在兩旁,見到北王騎馬帶兵過來,兩旁的百姓自發的高喊了起來:“東林必勝!北王必勝!北王必勝!”
嘉雲關失守的訊息傳來,朝野震盪,不僅皇上與朝臣憂心不已,東林百姓亦是寢食難安,生怕哪一天就國破了。
東林國破,他們這些普通人必將遭難。
而且,隨著北林三國不斷攻城掠地,北上的難民越來越多,糧食不斷上漲不說,各地的治安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城中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
京城的百姓雖還未受影響,但他們已有了危機感。
這段日子,越來越糟糕的國情,讓東林上下極度不安,全國上下都希望儘快結束這場戰爭。
而在東林百姓眼中,北王就是他們的神,他們不懂那麼多大道理,他們只知道北王出征了,一定能將北林三國的聯軍驅逐出境,這場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他們又會回到原有的平靜生活。
是以,得知北王今天帶兵出征,京中的百姓們自發上街,為北王送行,甚至還有不少人,背來了大米、銅錢,要為大軍損錢、損糧。
一時間,大街上氣氛熱烈,不少百姓受此影響,也跟著積極捐贈,不多時就在路旁,堆出了一座糧山,一座銅錢山,禁軍想要阻止都不行。
禁軍一阻止,捐贈糧食和銅錢的百姓就道:“我是捐給北王的,不是捐給你的,你憑什麼代北王拒絕?”
第520章 想你,出征的第一個時辰
這話沒毛病!
人家是捐給北王的,禁軍跟北王一點關係也沒有,憑什麼代替北王拒絕?
就算要拒絕,那也是北王來拒絕。
至於不允許他們捐贈,那就更沒有道理了。
禁軍憑什麼不許他們捐糧、捐錢?
他們捐的是自家的東西,又沒有違法,他們把糧草和銅錢都堆在禁軍防守線外,又沒有妨礙大軍出行,禁軍任什麼說不?
捐贈糧草和銅錢的百姓理直氣壯,把禁軍說得一愣一愣的,有些膽大的更是不顧禁軍的阻止,直接把糧食放下、把銅錢堆在一旁。
有一就有二,有人帶頭後,其餘百姓紛紛跟上,禁軍倒是想把這些糧食和銅錢給丟了,但想到空空如也的國庫,想到怎麼也籌不夠的糧草,禁軍只得認慫。
於是,當北王帶兵出宮準備出城時,就看到每隔百米,就有一座矮矮的糧山,糧山旁邊堆滿了銅錢。
銅錢散落一地,卻沒有一個人去撿,圍觀的百姓看到北王出現,都興奮的大喊大叫。
北王坐在馬背上,他早早就看到了堆在一旁糧食和銅錢,不等他派人去尋問,兩旁看熱鬧的百姓,就喊了出來:“北王爺,這是我們給大軍捐的糧食和軍餉。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北王爺……你一定要收下來!”
“東林必勝!北王必勝!”
……
“北王爺,你一定要收下來呀。”
“把北林賊人趕出去!”
“北王爺,我們相信你,你一定會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