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王與楚九歌的。
“怎麼?不可以嗎?”北王一個冷刀子,丟向京都府尹。
他這個未婚妻又沒死,這京都府尹也是個沒有眼色的,要是有眼色,早就該主動去北王府,為他和楚九歌做登記了。
“這,這……”京都府尹一臉為難。
“怎麼?”北王周身寒氣又濃了幾分,冷著臉道。
“不知北王可知……王二公子王梓鈺,曾當殿說楚九歌是他未過門的妻子,這,這……”這婚書,他真得不敢登記呀。
真要登記了,別說王家不會放過他,就是皇上也不會放過他……
第375章 可悲,不想後人成為第二個應池
作為帝王心腹,皇上在想什麼,京都府尹不敢說一猜一個準,但多少能揣摩到一二。
皇上有沒有把楚九歌配給王梓鈺的想法,他不能肯定,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皇上不會再讓楚九歌嫁給北王。
當初皇上為二人賜婚,先是北王不滿,楚九歌人到北域了,都不把人娶進門。後又是楚九歌闖進宮要取消婚約,直把帝王的話當兒戲,把帝王的臉面放腳底下踩。
現在,這二人想要成婚,事情可不是去官府登記一下就成的,這事還得皇上點頭,還得北王和楚九歌把皇上哄順心了才行了。
但這些話,京都府尹不敢跟北王說,他只能拿著婚書,一臉謙卑的賠著小心:“王爺,這事,這事……怕是不能辦。”
在北王寒氣即將凍死他之前,京都府尹又飛快的補了一句:“王爺,您的婚事得由皇上賜婚,這……這個沒有皇上的賜婚,下官便是給您登記在冊也無效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錯,但國法家規大不過皇權,皇上不同意的事,就是登記在案了,也只是一張白紙。
這一點,京都府尹不相信北王會不懂。
“這是本王的事,你只管登記。”他要的是即定事實,至於皇上的插手?
北王還真不怕!
他很清楚,他們這位皇帝骨子裡是懦弱的,他強勢了,皇上自然就會退讓。
皇上並非受帝王教育長大的繼承人,能坐上皇位完全是運氣。皇上根本不懂,要如何做好一個皇帝。
固然,皇上在登基之初,有名儒大臣教他為帝之道,但問題來了……
一個臣子,能教一個皇上怎麼做皇帝嗎?
就算他們能教,那也是按書本上的知識去教,把皇上按他們想要的帝王模樣去教。
真正傑出的君王,從來都不是大臣能教出來的,沒有英明的帝王教導,就只能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當然,乖乖聽從大臣的教導,也能做一個平庸的、聽話的守城之君。
但他們這位皇帝沒有,他們這位皇帝認可了大臣對他的教導,一方面竭力做好一個大臣想要的皇帝,一方面又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這位皇帝想要的太多,顧忌太多,又自恃甚高,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認為自己才是那個執棋人,卻不知……
當一個人太過自負,他能看到的東西就會十分有限。
北王尊重帝王,但不會因為他是帝王就無條件服從,他骨子裡就缺少了對皇權的敬畏,他打小也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
北王態度強硬,京都府尹還要說什麼,可不等他開口,北王的劍就架在他的脖子上:“死,或者去給本王登記。”
北王說得很平靜,架在京都府尹脖子上的刀,甚至都沒有怎麼用力,但是京都府尹很清楚,北王絕對說得到做得到。
當年,北林的駙馬挑釁北王,北王將那位駙馬打敗後,說了一句:“道歉還是死?”
對方傲慢的不肯道歉,北王也就毫不猶豫的將對方給殺了,哪怕因此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北王也不曾後悔半分。
連北林攝政長公主的駙馬都說殺就殺,北王又怎麼會所他一個小小的府尹放在眼裡?
京都府尹連想都不想,就果斷的選擇從了。
不從怎麼辦?
真死在北王的劍下,皇上也不會誇他忠心,更不會照顧他的家人。
君不見,鎮國長公主為救皇上而死,皇上當時感動得不行,可轉身還不是把鎮國長公主最疼愛的孫子,唯一的血脈應池丟在一邊。
他,不想他的家人,他的兒子,成為第二個應池,像應池那麼可悲……
京都府尹一個字都不敢多說,親自將北王與楚九歌的婚書登記在冊,並出具了由官府加蓋了官印的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