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連連表態,“請王妃放心,小人一定會辦好此事,一定會讓他們儘快把懷孕的婦人送來。”
“小人這就跟他們說清楚,叫他們知道王妃你的醫術有多好,心胸有多麼寬大。叫他們知道,王妃你根本沒有跟我們計較,是我們這些人小心眼了。”
三個大男人,離去前,朝楚九歌行了一個大禮,而後起身,看了一眼躺在擔架上的三個婦人,眼露不捨,但還是毫不猶豫地往外走。
他們得儘快讓那些人,把婦人送到王妃這裡,不能等到城中的婦人,一個個血流一身,才送到王妃這裡來,給王妃添亂子……
第1378章 告誡,沒有別的想法
大眾的心理,總是相信自己人,相信與自己相同階層的人,多過於相信外人、相信統治階層的人。
對北域這些人來說,楚九歌就是那個外人,跟他們不是同一個階層的人,哪怕楚九歌是北王妃,醫術了得,是權威也一樣。
北域這些留下來計程車兵,不管對楚九歌有沒有敵意,他們都不相信楚九歌,哪怕他們要求著楚九歌,為他們的女人醫治,可同樣不相信楚九歌
這很矛盾,可這確實存在。
就像大多數人生病了,會去看大夫卻不相信大夫,總認為大夫診錯了,為了賺銀子而誇大病情。
北域這些人,對楚九歌的態度就是如此,而且北域這些人與楚九歌之間更復雜。楚九歌是北域的王妃,北域這些人怕楚九歌架子太大,不肯盡心為婦人們醫治,也怕出了問題找不到人說理。
北域人想要掌握主控權,便想著聯合起來,共同給楚九歌施壓,好壓下楚九歌的鋒頭。
是以,先前黎英出去,讓人把有小產徵兆的婦人,送到楚九歌這裡來,除了這三個實在沒有辦法的男人,其他人都不肯配合,怕送到楚九歌這裡,事情就脫離自己的控制。
比如,莫名的死了,連個說法都討不到。
不是他們想太多,而是先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甚至還有婦人死時,屍體遭到了侮辱。
先前,城中有婦人流產,他們從外地找來不少知名的大夫,甚至找來了巫醫。他們按要求把有小產徵兆的婦人,送到醫館請大夫和巫醫醫治。
因是婦人的病,醫治時他們只能在外面等著,根本不知那些人是怎麼醫治的,只知道一兩個時辰後,人就死了。
人怎麼死的他們不知道,人死前遭遇了什麼他們也不知道,那些個大夫、巫醫隨便找個理由就把他們打發了。
而且,人已經死了,他們還要指著這些大夫救別的人,也不敢與大夫交惡,萬般無奈下,只能把死去的婦人拉回家,草草入葬。
有一個男人,捨不得讓自己的女人草草入葬,仔細為她清理了身子,在她身上發現了一些傷痕,還看到了她肚子上,有一道手掌長的口子。
這事一出,差點就亂了起來。有不少人回家,把下葬了的婦人屍體扒出來看,發現有不少婦人在死前,都遭到了一些傷害,讓人忍不住懷疑,這些婦人到底是小產一屍兩命,還是被那些大夫、巫醫害死的?
他們也知道,把先前那些無良大夫犯的錯,算在王妃身上很不對,王妃很無辜,可遭受過這樣的事,他們就不得不謹慎,尤其是楚九歌是北王妃,楚九歌真要做了什麼,他們連討個說法的地方都沒有。
他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女人,才有一個後代,真的經不起折騰了。
北域的人不敢相信楚九歌,自也不會給代表楚九歌出去,要他們把婦人送來給楚九歌醫治的黎英好臉色。
黎英先前在外面跑的兩個時辰,沒少受冷臉。
那些人也不跟黎英爭論,只是冷爆力不合作,對黎英的命令陽奉陰違,黎英在外面受了不少的氣,可他回來後卻不敢跟楚九歌說。
自己沒有本事,哪有臉找楚九歌告狀。
現在,聽到楚九歌把原本屬於他的任務,交給這三人,黎英也不敢吭聲。
王妃給了他機會,他自己沒有握住,怪不得別人,要怪就怪自己的能力還是不夠。
黎英沒有不滿,也不敢有不滿,在那三人接替他的任務,去勸說城中其他人,把有流產徵兆的婦人,送過來給楚九歌醫治後,就跟在楚九歌身後,幫楚九歌安排府中的事務。
楚九歌現在住的地方,並不是北王府,而是丘將軍他們選的辦公地,地方雖大但極空,要添置的東西極多,光靠楚九歌安排,不忙上個三五天都佈置不好,可有黎英協助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