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城中百姓的宣揚,加上先前我們攻城時,也不曾傷害過榮蘭的百姓。榮蘭的百姓對我們幾乎不牴觸,我們接手城池的管理權十分順利。按王爺您的吩咐,已將條例頒發下去,讓榮蘭的百姓去官府領糧種,好趕上這一季的播種。”
“我們拿下的這五座城池,城中的百姓都沒有受到戰禍的影響,田地的產糧與往年相比相差不多,城中的存糧足夠支撐北域二十萬軍吃上一年有餘,這一年我們都不需要擔心糧草。”只五座城的產糧,就能供上北域二十大軍的糧餉,可見榮蘭產糧有多高,也能理解各國為何對榮蘭虎視眈眈。
榮蘭明珠之名,並非浪得虛名。
“另外,我收到訊息,有不少受戰禍波及的流民,正朝我們所在的城池趕來,如若他們來了,我們要不要接手?要怎麼接收?”
“還有,王爺您受傷的事滿城的百姓都看到了。因您保護了他們,他們視您如神,幾乎每天都有人尋問您的傷情。是以,您受傷的事根本隱瞞不了,想來要不了兩天,北林那位袁帥就會知曉您受傷的事。”
“等他想明白,他被您耍了,又得知您受傷,必然不會再幹等著。到時候,我們可能要面臨北林與榮蘭的聯手進攻,王爺您養傷的休閒日子,也得告一段落了。”應頤一板一眼的說道,神情無比嚴肅,前提是忽略他眼中的幸災樂禍之色。
北王眼眸微抬,掃了應頤一眼,道:“東林與北林的戰事,現在如何?”
應頤先前被他教訓一頓後,每天都以為看他頭痛為樂,但可惜的是……
能讓應頤樂的機會不多。
“王家那位公子……很厲害。”同為武將,就是應頤也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生來讓人妒忌的,比如北王,比如王家那位。
“王梓鈺在後方全力支援此戰,要糧給糧,要兵器給兵器,謝家插了幾次手,都被王梓鈺教做人,現在謝家也安分下來了。不出意外,此戰我東林必會大獲全勝。”打仗從來都不只是前線將領們的事,後方補給不及時、不充足,前線的將領就是拼死也無用。
應頤打了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為糧草、兵器頭痛過無數回,哪怕他有皇上撐腰,他也沒法像王家那位公子一樣,不需要擔心後方補給,只要在戰場上拼殺就行。
和北王相比,應頤更為羨慕王家這位。
王家那位,這一仗打得太舒心,太痛快了。
北王點了點頭,待到應頤彙報完,便道:“給劍客傳信,讓他不必再隱瞞找到水源一事,找到機會就突圍,不必再與袁帥周旋。”
北林本國的情況越糟糕,袁帥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哪怕沒有他受傷的事,哪怕沒有想明白被他耍了的事,袁帥都無法再圍而不攻了。
與其等到袁帥反應過來攻打他們,不如先出手,也能搶佔先機。
“好。”同為領兵的統帥,應頤自然也明白袁帥的處境。
事實上,袁帥能忍到現在還不動手,著實叫應頤震驚。
要換作是他,他早就動手了,根本不會一直圍而不攻,給北域軍休身養息的機會,給北王佔據榮蘭城池的機會。
不過,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的風格,北林那位袁帥一向以謹慎、仔細聞名,北王先前那一連串的算計,就是針對袁帥的性格設計的,袁帥中計、圍而不攻也屬正常。
北王說完,又道:“再給凌亂傳信,讓他立刻回來,不必再管武王的死活。”
武王被困北林,至於他最後會落到誰手上,是生是死,北王現在一點也不關心。
武王的生死,是謝家需要關心的事,而謝家……
以前,他還要防著武王死後,謝家會魚死網破,現在有王梓鈺在,他完全不需要管謝家。
為了王家的榮耀,為了王家那位在戰場上拼殺的公子,王梓鈺也會死死地按住謝家,不會給謝家興風作浪的機會。
“亂道人……是用來對付那些江湖人的?”應頤頓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陸城死在北王手上的事,在不周山的操控下,很快就在江湖上傳開了。那些追隨陸城的江湖人,收到訊息,已紛紛朝榮蘭趕來,要找北王報仇。
北王雖在短短數日就拿下榮蘭數城,看似意氣風發,勝券在握,但實際情況,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北王在榮蘭可謂是舉步維艱,四面皆敵,危機重重,一著不懼,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除此之外,他還能有什麼用處?”北王提起凌亂,就是一臉嫌棄。
但應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