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部分

。雖然文昌伯前番觸怒太后,但仍最受倚重,不僅榮升郡公,還接掌東宮五萬精兵,權傾朝野。

三月,登基大典籌備妥當,盛元澈於太廟授命即位,年幼的君王面容隱於冕簾之後,木然的聽著禧安殿內侍宣旨。

先帝諡號為神宗,取字顯,這是太傅擬的,相較於內閣呈上來不堪入耳的那些,這兩個字還給天家存留了幾分顏面。

新帝開元政和,在大婚親政之前,權柄由其母孟太后代操。內閣行為不檢,不堪為帝王師,太后已於宮中另置殿宇,招攬天下鴻儒。

最後一道懿旨,晉太傅趙秉安為太師,加封輔國公爵位,署理內閣所有事務,同時,師澤聖上胞弟榮親王,教養疏導,待同親子。

第296章 偷人

政和元年秋,朝廷頒佈詔令; 新帝加恩科。

天下二百七十道州郡聞風而動; 京畿士子潮湧; 都想來這龍爭虎鬥之地大展身手。

如今太師掌政; 外戚跋扈之勢漸起,幼帝夾在這兩隻老虎中間,指不定哪一日就成了盤中餐,按說這種時候士族該明哲保身才對,但這愈演愈烈的吏部尚書之爭卻讓江南六道再難安寢,這也是歷朝歷代第一次,他們幾乎被人逼得無路可走。

沈炳文罷官; 吳肇漢自裁; 剩下一個瞿國樑昏招迭出; 面對湖湘與隴西的虎視眈眈,首輔黨破釜沉舟也要拿下這屆恩科。

可事情又怎會如他們料想的那般順遂,孟太后緊盯著前朝,但有風吹草動就要行武震懾; 她沒有理政的經驗; 不過前頭擺著一位太師,她與幼帝同學共勉就是了。

趙太師力薦刑部侍郎馬季出任兩廣提學,太后便依葫蘆畫瓢,派出最得力的胞弟去江南坐鎮,她以為這是去鍍層金身,孰知江南那九曲十八彎的內情豈是孟希來可以理清的; 若沒有趙懷珏的幫襯,國舅爺一踏入江南六道就會被人撕成碎片。

自長子登基之後,孟太后愈發剛愎自用,除了太師的勸誡,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江南文士膽敢輕慢國舅,這對於孟氏來說就是故意落她臉面,闔該好好懲治!

中極殿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