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什麼樣的土地,會有什麼樣的收成,會養活多少人口,他跟聽天書似的。
柳彬作為被寵大的官宦家的小兒子,對於民眾和農事,都是學自書本中。而書本,可沒有他爹口中說的那麼詳細。
“今年豐收了,老百姓終於能過一個好年。”柳離道,“我現在的工作,就是進一步推廣這些作物。”
“朝中除了新作物之外,還有新農具,還有武科改革,還有那些謀逆的亂臣賊子留下的爛攤子,還有邊疆不肯停歇的蠻夷。”柳離一點一點將朝中大事掰碎了講給柳彬聽。
他知道,說什麼大道理,對柳彬是沒用的。柳彬在書上已經看夠了大道理。
他現在做的,就是將真實的朝廷展現在自己小兒子面前,告訴小兒子,這是怎樣的皇帝,這樣的皇帝手下是怎樣的官員,他們將要建設怎樣的大承。
如果小兒子覺得這帝王值得他效忠,這帝王要建設的大承未來值得他期待,小兒子自己就會發憤圖強。
“科舉是為了什麼?光宗耀祖?展現自己的價值?”柳離道,“還是其他的?你好好想想吧,然後再做出決定。”
第84章
柳彬沉默。
為了什麼?讀書人科舉,不都是為了做官,為了得到皇帝賞識嗎?
得到皇帝賞識之後呢?
好好做官,進一步得到皇帝賞識?
當然不是。
讀書人三不朽,為立德、立功、立言。
可這立德,立功,立言,又該如何做,柳彬心裡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並未有一個具體的想法。
他只覺得自己金榜題名,入朝為官,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許多讀書人都是這麼想的。他們在科舉時便一心科舉,科舉後再想科舉後的事。
柳離看著兒子迷茫,嘆了口氣,心想,自己果然是對小兒子寵溺過多,教育不夠。他只看到小兒子在讀書上的天賦,卻忽視了他的內心。
柳離站起來,對著皇宮方向一拱手,道:“為父在入京,和京中舊識聊天時,得知陛下曾道,他希望的臣子是忠於大承,忠於華夏,而不是忠於他。”
“因此,前丞相甘修忠於陛下,卻出賣情報給韃靼,因此被斬首;前丞相汪益曾想過投靠誠王,有謀逆之心,但因為一生為大承,於國於民無愧,被陛下放過,只罰下一代不可入朝為官。”
“為父從未聽聞過一位皇帝,會放過有謀逆之心之人,只因為他於國於民無愧。他甚至言道,不需要臣子對他的忠誠,但希望臣子無愧於心,對得起華夏的蒼天大地,黎民百姓。”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他希望看到的大臣。”
柳彬重複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萬世開太平!”
柳離笑道:“陛下對你失望,並非是因為你有眼不識泰山,而是因為看到你為學而學,心中並無理想。”
“若說得罪陛下,吳家才是得罪陛下。他們一家故意藏頭藏尾,不肯顯露真是才華,大隱隱於朝,對陛下而言,簡直如一道響亮的耳光打在臉上。這豈不是不認可他的這個帝王。”
“可聽你說當日,陛下談起我和吳侍郎職務公務時,吳運知之甚祥,且有自己思考理解。而你一無所知,並無關注。陛下對你的不滿,大概最多的是因此事吧。”柳離嘆氣,“不懂庶務,甚至認為庶務為庸俗之事之人,如何能當好一個官員?官員處理的,可都是這些庶務。官員要做的,就是讓你看不起的那些凡夫俗子過得更好。你心高氣傲,目中無塵,可無論是為父,還是你長兄,可都是經常下到田地裡,和農人聊收成,弄得渾身泥土。”
柳彬滿臉羞愧:“兒子知錯了。”
柳離搖頭:“子不教,父之過,你是個好苗子,是為父沒有教好你。如今為父忙於公務,也無法好好教導你,我聽你之話,無論是吳運,還是於承祥,都是你值得學習的人。為官做宰,不是詩詞寫得多好,得了多少人追捧,就可以揚名立萬。你要將你的心沉下來,把你的身段放下來,從書本中走出來。離下一次秋試還有三年,你的文章為父是不擔心的。這三年,你可多走走,多看看,看看你需要為其請命的黎民百姓,想清楚你需要做什麼。”
“是進入官場,還是當一輩子高雅文人。是成為父母官,還是開個書院成為大儒或是才子,你且慢慢想。”
柳彬跪下給柳離磕頭:“兒子知曉。”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