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4部分

午時分,文箐正在聽沈吳氏說各個債主的情況介紹,卻又有人上門來。送的帖子是鄭家。

“鄭家?是表妹救命恩人孃舅家?咱們同他又沒甚麼往來,眼下能是什麼事兒?”沈吳氏惴惴地接過帖子時,卻聽到女兒疑惑地問道。

正文252 心生一計

沈吳氏翻了一下帖子,是個請帖,原來是孫豪大舅五十大壽。她有些疑慮地看向文箐,道:“這?咱們與他家本不熟,去了,又送不起禮,平白給人瞧笑話了。”

華嫣接過帖子,也瞧了一眼,道:“孫豪送禮給表妹,表妹去歲說要還人情。咱們送去的香玉膏也不知如何?難道是他家想與咱們家常往來?”

這事來得太突兀了。孫豪能說服其舅?文箐也琢磨不定。其實他是不曉得,那是因為孫振到得杭州,同舅兄說起欲與周家聯姻,又道想與周家聯手對付蘇州任家。當然,說對付,這不是一時半刻能做到的,關鍵是要與周家先親厚起來。

沈家被人堵住家門索債一事,在蘇州與杭州的生意人家中,亦不是秘密,更何況,既關心某家,自然其人之訊息也會格外關注。

沈氏拿不定主意是否去,更何況家中沒有男丁,要去也只能自己去。她在不知始末的情況下,認為現下可沒這份心思去鄭家賀壽。

文箐也認為這事有些不可捉摸,現下沈家落難,卻要去捧鄭家人的臉,怎麼著都沒那個心情。為何鄭家還來送帖?滿臉疑問地看向吳嬸,問道:“來人除了送信,可有說甚麼?”

吳嬸支支吾吾地道:“奶奶,可記得上次劉進取一事,外間便傳了咱們家中那罕見的玉觀音?”

華嫣錯愕地道:“這同鄭家有何關係?”

吳嬸遲疑地道:“鄭家太夫人喜佛,咱們家不是去質鋪裡問過那玉觀音價嘛。鄭家人聞得,當時也問過。”

言下之意,鄭家看中了沈老太太這玉觀音了。

這玉觀音可是當初沈博吉早上一當家,便親自從北地尋來的上好和田玉,請極好的匠師雕出來的。若是去質當了,興許還真是一筆大錢。也難怪劉進取打這玉觀音的主意。

沈老太太眼見債主天天堵門,便著吳氏差了吳涉去典當。只是吳涉去了,沒辦好,因朝奉知沈家急缺錢,有意壓價,本來至少是三五萬貫鈔不止的物事,到質鋪裡,只肯給八千貫鈔。

吳涉惱火地道:“年初質出去的迷勒佛,還值一萬五千貫鈔呢。”歸家說與沈吳氏聽,她亦十分生氣了,不當了。

文箐聽得這些原委,忍不住發揮想象,道:“難道鄭家此時落井下石,趁人之危?打起這玉觀音的主意來了?”一時之間,便對鄭家更沒了好感。這不能怨她,畢竟先入為主,先時鄭家再娶徐家女一事,在她心裡生了根。

沈吳氏終究在人情往來上老沉一些,對吳嬸道:“你好生與來人說,咱們家如今守制,只怕去了,不合適。並非有意怠慢。”

吳嬸道:“我也與來人說了,家中守制,與禮不合。又無男人去應酬。可來人只道這請帖還是要送到的。”

華嫣有些擔心地道:“不去的話,是不是鄭家認為咱們家不給他面子?”

文箐一想到孫豪送給自己的錢與禮物,那箱子禮物只怕是不好原物退還的。這錢嘛……“舅姆,我手頭上有些錢,不若讓周管家到外頭置辦些物事,送去。現下在人家地頭上,打些交道,多個照應,總是好事。”

當然,在被索債之前,她自然是不想高攀鄭家的,如今也沒有辦法,多結交一個待自己好的,興許便多一條出道。

沈吳氏不好意思用文箐的錢財,道:“你那宅子還等著修繕呢。可莫要動那筆錢。”可是,她終究被文箐說得有幾分動心。

這事沈吳氏終究不能拿定主意,說與沈老太太聽。她聞言沉吟不語,過後道:“原本家中有個大肚佛,送禮甚好。可惜質了出去,也沒換得多少錢來。”

這話提醒了沈吳氏,趕緊讓周德全去典當回來,沒想到因為是死當,一質出去,很快被朝奉給賣了。

沈老太太有些破釜沉舟的架式道:“既然鄭家太夫人喜誦經。咱家如今只這個玉觀音她能看得入眼,既然質不上價,莫若送了出去。再有,將箱底那捲你大哥書的經卷一併送去罷。”

沈吳氏沒想到沈老太太竟捨得這個寶貝,有些傷神地道:“母親,這玉觀音,隨你多年,還是留著吧。且到街上瞧瞧旁的,尋一樣便是了。”

沈老太太嘆氣道:“我有心向佛,案前就算沒這個觀音供奉著,她自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