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不安,沒了說長道短的心情。
三夫人道:“嗐,這會子二嫂說這些事作甚,左右只要母親順心,怎麼著都成。大嫂,你說是不是?”
鄧環娘由明玥挽著,站在離她們稍遠的地方,聞言笑了笑剛要說話,就有小丫鬟蹬蹬踩著木樓梯上來報:“老太太,各位夫人,老太爺進了攏翠齋了。”
話頭便就此打住,眾人整衣拂鬢,按序跟在王氏身後,二老爺鄭佑禮當先迎下樓去。
不多會兒,聽到幾人說話聲,正是老太爺帶著毅郡王徐璟到了。
眾人往後退了幾步,最前面是引路的二老爺鄭佑禮,其後便是鄭老太爺同徐璟,最後跟著鄭佑誠和鄭澤瑞。
這攏翠齋坐落在鄭府東角,與後院相隔較遠,裡面一木一石皆是鄭老太爺親自指揮著人擺設,專門做宴請賓客之用。
此時正是酉時末戍時初,夏季的烈日堪堪沉的剩了個邊兒,餘暉照的天際火紅一片,徐璟進來的時候,眾人只覺光影一暗,那一身呈黑的鎧甲甚至晃得人有些睜不開眼,之前見過他一面的鄧環娘和林氏幾乎沒認出來。
王氏帶頭行禮:“鄭王氏見過毅郡王,王爺安好。”
徐璟上前一攔,沒讓她拜下去,說:“老太太不必行此大禮,我該尊稱您一聲師母才是。”
王氏笑道:“那都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話雖這麼說,她卻是隨著徐璟的一扶起了身,只後面的一眾女眷按例行了禮,明玥跟在鄧環娘身後,俯身下去的時候想,這是上次在刺史府見過的毅郡王?渾不似一個人麼。
☆、第36章 故識
眾人依次落座,鄧環娘作為長房長媳又帶著鄭明珠和鄭澤瑞單獨謝過徐璟今日的援手,徐璟擺手,燦然一笑,說:“本不算什麼事,夫人這般鄭重,倒教我慚愧得很了。”
他去了背上的箭袋,腰間卻仍懸著含光寶劍,腰背挺直的跨步坐在上首,給人一種將帥壓帳的錯覺。即便刻意收斂了自身的銳氣,卻仍舊使在座的女眷有種壓迫之感,直至這笑聲一出,女眷們才下意識地鬆下一口氣。
鄭明珠站在鄧環娘身後半尺之處,聞聲稍微一抬頭,心裡略略有些不喜,——這毅郡王嚴肅的時候到像個王爺,這會子笑起來怎的跟個公子哥兒似的?全沒了威嚴。先前在鄭府門前,自己下車向他道謝,他不是板著一張臉?到底是覺得她沒娘好欺負麼。
如此想著,心裡竟愈發不忿,規矩地福了一福便跟著鄧環娘坐回座位,緊抿著唇一言不發。
鄧環娘倒是放鬆下來,拉家常似的說道:“幾個月前在刺史府見了王爺,回來同父親、母親說起,二老直嘆沒來得及請王爺來家裡坐坐,今兒真是得了這個機會了,想來這就叫‘機緣湊巧’。”
徐璟有點不好意思,在座位上朝老太爺和王氏欠了欠身,說:“上次實在是一時心性,統共在城裡停了不到半日的功夫,也就沒敢來打擾老太爺、老夫人。到剛巧碰見了二公子,跟著二公子等人蹭酒吃時有幸見過府裡兩位夫人和幾位小姐一面。”
說著朝二夫人微微頷首,目光迅速從鄭明薇、鄭明霞以及明玥身上略過,幾人起身在原地微微一福,還了禮。
林氏原本對徐璟揣了一腔子好奇,這會子心下有事,心不在焉地應了個“是”便也坐下,沒注意到一旁鄭明薇臉上的紅暈。
鄭老太爺捋著鬍鬚“唔”了一聲,王氏笑道:“得虧王爺當日遇見的是昭哥兒,若是瑞哥兒這個闖禍頭子在,不定又鬧出什麼事來。他敬仰王爺統領的黑騎衛已久,偷偷跟了去都是沒準兒的,今日能得一見,可算是償了他的願。”
鄭澤瑞心裡正高興,就聽王氏的話鋒一轉,說:“不過這孩子身上那點兒功夫,強身健體勉強可以,其他的就談不上了。聽聞黑騎個個英武,一眾世家兒郎們都欽佩又羨慕,有時難免小孩子心性,王爺不要往心裡頭去,他們哪裡曉得這其中的艱困,還望王爺體諒一二。”
這話一說完,眾人都聽出王氏的意思了。
——世家子弟清貴,多是要揚才名入仕途的;或是不入仕途,博個清名,薦一散官,靠著祖宗的基業也能逍遙的過一輩子,這些都尚可,但少有人願意讓兒孫們去入行伍,更何況是黑騎衛這般不論出身只論軍功的隊伍,又不是將門出身,作甚要到這些粗人中博聲望?
王氏定然是已聽說了鄭澤瑞在前院與黑騎比試之事,又揣著鄭澤瑞平日的性子,怕他一時起了心,顧趁著徐璟在這裡先將話撂明瞭。她的意思擺在那,徐璟若是顧念鄭老太爺,一旦鄭澤瑞真執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