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後悔莫及。
他居然忘了這一茬,想著李全與黎疏勢不兩立便萬無一失,沒想到李全竟然不管不顧,就算與黎疏不對付也不打算跟他合作。
所以,李全在打什麼主意?同時得罪兩位有能力做儲君的皇子,莫不是瘋魔了?或是打算追隨六皇子和七皇子?
黎雋想不明白,哪怕他絞盡腦汁,也跟不上李全神奇的想法。
瑾瑜樂得看戲,同時在家中加派了護衛,他不怕與對手玩計謀,就怕對方狗急跳牆對他家裡人下手。
交代過冬青等人,近期不要在外邊晃悠,家裡有足夠的護衛看守才安全。
畢竟在天子腳下,沒人能夠明目張膽帶大隊人馬去朝廷命官的家中下狠手。
另外,周居和的徹查已經有了眉目,當初秋闈給孫莊抖關節的考官落馬,直接被罷官。
殿試之後,給孫莊開方便之門留在晉安為官的數個官員被盡數查出,上報華元帝處置。
而吏部尚書孫昭敬的名字也在其中,像這種不明顯的運作他不是第一次做,收了不少好處。
按黎國慣例,六品以上官員的任用罷黜需要六部尚書與閣臣聯名,六品以下則只需吏部和有關直隸上司同意。
收受賄賂不止孫昭敬一人,但他倒黴,處在了風口浪尖之上,除去徐千章,就是孫昭敬最具代表性。
周居和抓不到徐千章的把柄,如今有機會,自然第一個拿孫昭敬開刀。
孫昭敬是正二品大員,去留不是一個人說了能算,參與決策的有剩下的四位閣臣,再加上其餘五部的尚書。
有五人明顯偏向孫昭敬一方,力求懲罰最小化。
但是如此並沒有什麼用,華元帝擁有一票否決權,他起心殺雞儆猴,著手打散徐千章經營多年的人脈,孫昭敬是個很好的人選。
周居和如願以償,將堂堂吏部尚書貶官至七品縣令,外放到窮山惡水。
美名其曰讓孫昭敬迴歸當年,從底層感受民眾疾苦,反省自身走上高位後的腐敗。
當下的局勢是周居和追著黎疏打,黎疏防守的同時還追著黎雋打,順便壓制一下六皇子與七皇子。
不得不說,徐千章經營的手段不得了,這種情形下還有餘力對付其餘三個人。
但同時徐千章的黨羽開始人人自危,就怕露出破綻被周居和抓到,成為下一個孫昭敬。
由奢入儉難,沒有任何一人願意被貶官,也不願意離開晉安去別處任職。
一時間朝野上下十分安分,每個人都老老實實做自己的事,不再拉幫結派。
瑾瑜知道這只是暫時的,現在沉寂,日後總要爆發,不如先下手為強。
孫昭敬被貶,吏部迎來一次大變動,尚書的位置由原來的侍郎頂上,剛好資歷夠了。
這對瑾瑜來說是個好訊息,因為吏部侍郎與他關係不錯,看著自己的好友升官,除了私有情感外,還多了一個後盾。
與周居和相反,大皇子黎疏的調查沒有什麼進展,他查了春闈每一個考官,都沒有找到洩題之人。
今年春闈其中一個主考官是徐千章,另一個是內閣輔臣鄭君山,副考官有七八人。
查了所有能查的關係,與周居和交集過的人寥寥無幾,恰好春闈那段時間都沒有與周居和接觸。
徐千章已經失去耐性,過不了多久他就不能留在晉安,事情卻沒有什麼頭緒。
他甚至懷疑華元帝自己偽造了那封信,以此為藉口趕他下場。
當初他讓徐空思設法流掉惠妃的身孕,嫁禍給昭貴妃,引導沈秦兩家決裂。
這是一個大動作,也許那時華元帝就已經察覺到一些不對勁,只是沒有找到方法對付他而已。
三年一次的科舉確實是個很好的切入口,曾經他也用科舉舞弊做幌子栽贓過一些人,只是沒想到終日打雁會被雁啄瞎了眼。
皇帝有心打壓,他就算三頭六臂也無濟於事,總不能造反。
主要是造反沒有十足的勝算,否則他早就把江山收入囊中了。
然而事情還不算完,屋漏偏逢連夜雨,朝堂之上各種爛攤子沒有收拾好,宮裡徐空思出了事。
第127章 玩完
徐千章正煩悶不已,管家匆匆忙忙推門進來,“老爺,宮裡出事了。”
“嗯?什麼事?”徐千章眉間的溝壑更深,自辭官不過短短半月,徐千章卻已老態盡顯。
“宮中人來報,皇后娘娘的宜寧宮發現一個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