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大道。

所以,一來一去,花費的時間自然是長,但是為了賣出這些雞蛋,這也是不得不要做的事兒…

只是這雞蛋雖然一個才幾文錢,這每天也妥妥的又幾兩銀子入賬…

秦墨拿出手中幾百兩銀子,叫人去欽州買地。

買地買鋪子。

這幾百兩銀子不是小數目…

臨水縣的百味樓生意雖好,今年也漸漸的平穩下來了,畢竟就這麼大一個地方。

消費飽和了…

只是紅妝店裡的生意還一直是那樣,到底這裡面的東西,那些管家太太,小姐都是喜歡的。

而且每個月非買不可。

只是這又開春了,家家戶戶又開始種地了。因為去年聽秦墨的話嚐到了甜頭。

今年,那種棉花的,小麥的佃戶,農戶,便主動來問秦墨,育苗施肥的事兒。

每次只猜測著那些人應該是時候打發人來問,秦墨就一早派小桃在那門口等起。

看那臺階下有鄉下莊子上的人要來。

每次那些人走到店門口,便有秦墨寫出來的一列單子,給了之後,又細細囑咐,什麼時候用肥,什麼時候追肥,有培土的肥,也有灌育的肥。

但是這些都是綠肥。

因為那些人已經有了第一年的經驗,今年便秦墨不說,自己家裡便把肥料給培育好了。

種小麥,做秧苗,種紅薯,栽棉花。

這一年種莊稼又給熱熱鬧鬧的忙起來…

而四月初,秦墨就僱傭了不少的勞工,把秦家的那塊地給開鑿出來,卻是什麼植物不種,只是種蘆薈。

因為這方圓幾百裡,只有赤水村和相鄰的一兩個村裡生長這東西,主要是生長在半坡上,而這又是恰好因為這赤水村的地裡位置,坡面,從地理角度說,這是背靠著的一面大山,大山是西北—東南走向,因為長年風向的影響,就有了這迎風坡和背風坡,迎風坡降雨量多,自然是植被生長的好,植物蔥蔥郁郁,而背風坡,雨水少,因為是高山,巍峨磅礴,從山頂的帶下來的水氣,使得半山有灌木植被,頂上還有參天大樹,而這山腳,長年雨水沒一滴,乾旱非常,便長了蘆薈這一耐旱的植物。

而如今人工引水成功,儼然是解決了村民的長期飲水和農田灌溉問題。

山腳的氣流可能也會稍微受到影響,但是蘆薈這種生物卻不會因此而磨滅的。

之前陳剛從村裡拉來的蘆薈,一般都是從他們田邊,和山腳割下來的,然後運載到城裡,因為秦墨那裡的需求量不高,饒是這樣採集原材料也不會過於高調,可是因為現在店鋪要擴充。

也是為了便於原材料的集中採集,所以秦墨便叫那陳剛,自己去僱傭幾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