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快弄得我不會說人話了。

畫外音補一句:首次登船為一個詞兒遭嘲笑了╭(╯^╰)╮我還在鬧情緒哪~

**

蠢作者是重度拖延症,加上晉江從登入到更新,大概需要個十分或二十分鐘的時間,抽的時候就沒譜了,所以我說幾點左右的時候,都是碼完一章的時間,到更新時會往右很多,這個毛病我想治,一直在努力,一直沒明顯的效果~捂臉·JPG

晚八點多二更,要肥要瘦?泥萌定。

最後要特別感謝留言投雷的小天使們,麼麼扎!我會更勤奮努力噠!

☆、第52章 ·050·050¥

052

有伶俐的小丫鬟趕到皇后面前行禮,繼而轉身帶路。另外有人跑去正房通稟裴羽。

皇后過來,其實算是散心,順道問裴羽幾句話。

一大早,崔夫人就進宮求見。

她明白因何而起,照常洗漱更衣用飯,給太后請安之後,命人傳喚崔夫人到正宮。

崔夫人行禮之後,並不急著提及長子、三子的事情,只是說進京之後都沒能進宮給皇后請安,心裡一直惴惴不安。

這當然是託詞。

重頭戲一定在後頭,她手邊沒什麼事,樂得瞧瞧。她是太清楚,自己若是不肯看,崔夫人就會把戲唱到別人眼前。

崔夫人見她雖然話少,態度卻很溫和,便開始尋找由頭,說起崔大人與江式序的交情。

她也就耐著性子聽一聽。

父親提攜過崔大人的事情,她曉得,並反覆查過,二人在那之後並無來往——只有崔大人寫過書信、送過年節禮,父親再無回應。

那證明的是什麼?是父親看穿了其人的品行有不容忽視的瑕疵。誰還能明裡暗裡都不搭理賞識的人麼?

誰用人都是一樣,不論品行怎樣,在一些緊要關頭,好的壞的都要用上。父親只是在一段時間內選擇了用這個人。

父親的心思,她經過漫長的時日,品得出。

而崔家呢?

她願意相信,崔大人曾經是真心以得到過父親的提攜為榮的。

只是,隨著父親英年早逝的歲月越走越遠,崔大人隨著境遇中的變化、變遷而有了改變。

變得唯利是圖,無所不用其極。

到這兩年,連她已故的父親都是百般利用。

尋常只是聽說,能夠一笑置之,真到了崔家人在她面前做喬張致的一刻,她才發現,這類事情帶給她的反感有多重、厭惡有多深。

崔夫人見皇后一直不動聲色地聽著,並不接話,識趣地轉了話題,說起了她膝下的兒女。

先是哀嘆次子不成器,沒報國、盡孝便死於非命;繼而滿面愁容地說起長子、三子一個殘、一個病。

這種話題,皇后倒是樂意明知故問,讓崔夫人說說那兩個人是怎麼回事。

崔夫人眼裡便有了淚光,卻是不敢在宮裡哭哭啼啼,一直極力剋制著情緒,不讓眼淚掉下,語氣略微哽咽地說了長子的慘狀,對於三子的情形,只說是無故病倒。

皇后心說活該。

崔賀暗算連玉傑,分明是要奪走人的性命,連玉傑算是運氣不錯,在護衛拼死掩護之下保住了一條命。他要殺人在先,眼下就不能怪別人冷酷行事。

雖然心裡不以為然,面上總要做樣子寬慰兩句,皇后就對崔夫人道,不是還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綵衣娛親麼?

崔夫人便連連苦笑,又一再說自己教女無方,兩個孩子到底是年紀小,不懂事,竟一再叨擾蕭夫人。

皇后問這話又是怎麼說。

崔夫人就說,兩個不成器的女兒聽說蕭夫人身子不舒坦,便想登門探病,三番五次命人送帖子到蕭府。可不知怎的,蕭夫人如何都不肯見她們。這本來不算什麼,可兩個女兒與人說笑時無意聽說,阮侍郎的長女近日時時到蕭府做客。她們覺得自己被駁了面子,又擔心是無意間做了什麼開罪蕭夫人的事,一定要找蕭夫人問個清楚。可蕭夫人無論如何都不肯理她們,她們與阮大小姐一同到了蕭府門前,能進門說話的也只有阮大小姐。為了這件事,她們這好幾天都在生悶氣。

皇后聽得很想笑,面上只說那就是沒緣分,無緣莫強求。

崔夫人就說這道理她也明白,又說興許是濟寧侯時時出門的緣故吧,蕭夫人不好見不曾謀面的人。

這話就有點兒聽頭了。皇后就說,聽韓國公說過,蕭錯這些日子都在家中打理庶務